五家公股金控去年獲利合計888億元,遠不如富邦及國泰兩家民營金控的1,200億元,引起立委關注。據了解,五公股金控採取因應策略,財政部則督促公股金控加速擴大增資,強化資本,進行海外併購,拓展業務。
對於公股金控獲利不如人,財政部已要求兆豐金代表寫報告檢討,並下令八家公股金融機構提出短、中、長期充實資本計畫,目標至少要比金管會最低標高出1到2個百分點。
財政部次長吳當傑表示,國內併購不易,公股金控也要到海外進行併購、拓展業務,資本適足率必須符合高標準,才能打亞洲盃。
根據各金控公告的最新獲利表現,今年前三季,五家公股金控稅後純益合計618億元,一樣不如富邦金與國泰金合計的1,130億元。
財政部長張盛和昨(14)日率公股事業負責人向立法院財委會專案報告轉投資事業經營概況,立委賴士葆質詢指出,公股五家資產比人家多,為何賺錢卻輸人家?
張盛和說,民間企業沒有政策任務,也沒有各項法令的束縛,民營企業在經濟平順時敢做很大風險的槓桿,公股比較保守;除此,富邦金及國泰金均有人壽保險,這樣比對公股較不公道。
五家公股金控董座也逐一說明原因及因應策略,台灣金董事長李紀珠說,台銀的政策負擔,包括十八趴等政策任務一年就有100多億元,法規也綁太嚴,所以台灣金提出台灣金控條例修正案,今天將在行政院通過,希望藉法令的鬆綁,讓台灣金的活力可以發揮。
兆豐金董事長蔡友才說,兆豐金每月都研究富邦金獲利結構,去年到今年9月,來自壽險的獲利就占69%,若看銀行五年來的獲利,北富銀還落後兆豐銀行很多。
第一金董事長蔡慶年則強調,第一金今年獲利也會比去年好。華南金董事長徐光曦說,公股銀行的企金多,這兩家民營金控的消金及財管業務大,這是未來華銀要加強的地方。
合庫金董事長廖燦昌表示,盈餘雖有成長,但規模上來看盈餘還差很大。
五家公股金控獲利不如兩家民營金控外,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天也提醒,亞洲盃打完一輪後,台灣的銀行生態將改變,前十大銀行目前大部分都是泛公股銀行,以後可能慢慢變成民營銀行居多。<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