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公債殖利率下滑、台幣貶值影響下,壽險業淨值回春,壽險公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全體業者淨值合計數,已由6月份的9,744億元,7月重新回到兆元以上的水準。
業者表示,7月台股已開始下行,影響到壽險業的操作獲利,但反映整體經營實力的淨值,在美債評價、台幣貶值助攻下,整體股東權益突破兆元,合計數為1兆79億元,整體淨值增加335億元。
壽險業者說明,美國10年期債券殖利率6月為2.4%,7月下降到2.2%,利率走低、價格就上揚,使得債券評價利益提升,加上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該月度貶幅約2%,對於國外投資也大有幫助。
7月份股息入帳情況佳,反映在累計今年前7月份整體壽險業稅後純益,升高到1,183億元,估計7月單月稅後純益為287億元。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壽險業者8月開始大幅賣股、實現損失,包括國泰、富邦、南山與新光4大壽險公司,整體8月份稅後純益合計約30億元,相較於7月明顯縮水。
法人表示,整體來說,壽險業財務狀況面臨三大風險,首先是投資標的的年期與負債年期,仍有落差,壽險業投資的金融資產仍集中於5~10年之間,而負債年期卻長達20年。
此外,損益平衡點下降開始趨緩,壽險業者賣的短年期低利保單近期面臨給付壓力,無法有效降低損益平衡點;最後是死差益與費差益總和,對非投資連結資產比低於50個bp,顯示壽險商品在死差與費差上獲利極低。
業者表示,雖新台幣貶值讓壽險業在7、8月的涉及外匯的投資部分,明顯出現獲利,但若台幣變動仍在,壽險業大部位的海外資產,處於高度的風險下,若台美利差擴大,恐造成壽險業外匯避險成本增加,衝擊獲利。<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