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董事長黃重球昨(14)日表示,10月1日調整電價時,調降的機會大,但因國際能源價格下降空間有限,這次調降幅度會比4月時小。外界估計,電價調降幅度約2%至3%,每度電約降0.06元至0.08元。
若以小家庭每月用電400度計,每月至少省24元,可買三顆茶葉蛋。
新版電價公式上路後,台電每半年調整一次電價,4月1日時已調降電價7.34%,每度電約降0.22元。黃重球昨天出席台電、工研院「創新策略夥伴意願書」簽署議式,雙方宣誓攜手邁向綠能及節能科技研發,他會後受訪時說,燃料費是發電主要成本,最近天然氣價格續降,10月電價要漲「不太容易」,但情勢要到8月底才會比較明朗。
煤價去年底至今持穩在每公噸60美元左右,因接近開採成本,降幅有限。但天然氣降價從去年每立方公尺的19元,已下修到每立方公尺11至12元,降幅頗大,顯示有調降空間。
黃重球說,因4月1日的新電價已將5月、6月的降幅反映在內,未來電價調整關鍵在於7月、8月的天然氣價格變動。未來天然氣價格要再下降的空間十分有限,預估10月的降價空間可能不若4月那麼大。
台電財報公布,上半年台電已賺65億元,相較去年同期虧損數十億元、到年底卻大賺200億元,差別在於夏季電價平均增收幅度約17%,是台電吞大補丸的好機會,故外界推估今年台電的「獲利目標」應十拿九穩了。對此,黃重球表示,會努力達成今年172億元的獲利目標。
黃重球也坦言,調降電價也降低全民節電的積極性,不排除會影響全民節電2%的目達標陣。
即便獲利穩定,台電的核能機組在2018年起開始進入除役期,未來勢必要增加天然氣、燃煤發電量,但燃煤發電因溫室氣體減量、細懸浮微粒(PM2.5)空汙等爭議頗大,若全都以天然氣替代,長期勢必要以調漲電價因應。<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