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預計在本月底發出首波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OIU)執照,保險業者瞄準上百億元商機,擬與集團海外分支機構、或外商股東結盟的動作不斷,藉此縮短學習曲線。
根據金管會預估,OIU首年保費收入達50億元,吸引保險業者搶著遞件申請。據了解,包括國壽、富邦壽、南山、新壽、中壽、三商美邦、中信壽、第一金人壽、富邦產、明台產等業者都希望成為首波獲准的對象。
不只國內壽險爭相進攻境外市場,據了解,就連大陸的第三方支付業者也有意與台灣壽險業者合作,提供OIU保單的跨境支付服務,分食OIU商機。
根據壽險業者規劃,目前OIU市場主要鎖定香港的大陸觀光客,有意搶進的壽險公司,打算與集團在香港的分支機構合作,加速打入境外保險理財市場的進度。
至於商品樣態,將視陸客需求,推出醫療、意外險等商品,甚至不排除進一步針對時下最夯的醫美事業,推出相關險種,做大OIU市場。
根據金管會預估,OIU第一年保費收入約可達50億元,次年將倍增至100億元。
第一金人壽總經理林元輝表示,打算與合資大股東英傑華(AVIVA)合作,透過英傑華在大陸的中英人壽,切入大陸市場,另外也將借助兄弟公司第一銀行海外分行的客戶人脈,拓展海外市場,商品初期則以醫療險、投資型商品為主。
中國信託人壽總經理莊中慶表示,OIU客戶主要瞄準陸客,但考量陸客每日資金匯出仍有限額限制,除了人民幣計價商品外,也會另推美元計價保單,透過多元化商品策略,爭取陸客青睞。
但也有壽險業坦言,OIU效應商機是否真如預期龐大,仍須觀察;業者取得營業執照後,是否真能成功搶灘陸客市場,仍有待市場考驗。建議除了積極爭取執照,也該思考,如何透過商品營造優勢,吸引陸客上門投保。<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