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對應亞幣仍相對強勢,讓多家壽險業今年「快速消耗」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如國泰人壽今年前5月就收回63億元左右,但帳上還有103億元;富邦人壽前5月收回27億元,但因為金管會規定最後20%不得動用,因此富邦人壽5月底已算用盡今年可用的外匯準備金。
這也代表除非新台幣重貶或增提,否則富邦人壽不能再動用準備金沖抵匯兌損失。
富邦人壽強調,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外匯準備金制度,且現有外幣部位避險比重極高,因此即使外匯準備金幾乎用盡,影響不大。
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是2012年3月1日實施,將壽險公司原本帳上重大事故,以及危險變動準備金的50%,先用來作為沖抵外匯損失的準備金,以減緩壽險公司動輒因新台幣升值就出現重大虧損,再每年花數百億元去避險。
根據金管會規定,壽險公司每月要固定提存外匯準備金,若因新台幣貶值出現匯兌利益,50%要提為外匯準備金,但若新台幣升值出現虧損,則虧損金額的50%,也可以用準備金沖抵。但外匯準備金不能低於前一年底的20%,一旦進入此警戒線,公司除了不能再動用準備金外,也要考慮增加避險比重。
富邦人壽去年底外匯準備金34.75億元,5月底僅剩約7億元,即達20%的警戒水位,據了解,富邦人壽6月即增加NDF的避險比重。<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