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31)日審查電價公式,經濟部搶先一天宣布電價回饋方案,釋出善意,爭取電價公式過關。但台電希望能維持200億元「合理利潤」,立委則主張台電「賺愈少愈好」,兩造立場有相當差異,電價公式要達成共識,預料仍將上演激烈攻防。
此外,電價公式確立後,要季調或半年調整一次,各界也未有共識。前者變動過於頻繁,不利於企業財務規畫;後者則因調整期較長,國際燃料變動無法即時反映在電價上。
經濟部長鄧振中昨日向立委喊話,希望電價公式能「快點過就快點做」,一旦回歸機制,對整個社會、消費者、台電公司都是有利。電價公式與民生息息相關,今天朝野若能達成共識,完成審查,預期明年4月就可啟動新的電價公式。
台聯立委葉津鈴說,台電電價公式組成要素之一是合理利潤,但合理利潤計算也有公式,形同「公式中的公式」,如最適資本、風險貼水等都由台電自行訂定,國會依然無法監督,有過度授權之虞,將來若利潤超額,也會引起質疑,因此應訂更透明的合理利潤計算公式。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說,合理利潤不宜事先訂死,台電應設法提高績效、降低成本來達到合理利潤,中油油價公式中也沒有合理利潤。另外,台電過去發生購煤合約金額太高、變壓器採用劣質品造成損害,這都不應反映到電價中,應讓經營者自己負責,而非全民買單。
國民黨立委廖國棟說,由於國營企業不必追求利潤,就算虧損也是政府負擔,是否需要利潤,或需要多少才算合理都要討論。<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