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大跌,油、電是否應即時反映國際報價?引發企業大老激辯。 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認為,毋需馬上調價,應將多餘的錢留下,作為 國內老舊能源設備升級預算,但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則持反對意見, 表示降價將還錢給民眾,可以增加消費、進而促進GDP表現。
近期由於國際原油下跌、台幣兌美元也呈現貶值,造成國內油價降 幅不如國際油價跌幅,而中油也被批「A很大」,台電方面也因今年 賺逾200億元,引起需檢討現行油、電計價公式的輿論聲浪。
然而,鄭崇華指出,就環境永續的觀點來看,國內油、電不應盲目 隨國際報價下修,而是將其中的利潤留下,用於未來汰換老舊、且發 電效率不彰的能源設備。為避免爭議,他建議政府須制訂清楚的預算 計畫,向老百姓說明相關用途。
他補充,目前台灣的生活用電(耗電量),可能已經超越世界平均 值的兩倍以上,代表計價公式的合理性仍有待商榷。若台灣不能在他 國要求之前,先行進行自我管制,就會養成浪費能源的陋習,這將是 變相的破壞環境,最後可能進而遭環境反噬。
張忠謀則不同意鄭崇華的看法,表示面對國際能源報價走跌,台電 、中油應做相應的價格調節,更重要的是,油價走跌將使得民眾有更 多的預算、進行消費。
他舉近期經濟學人的分析,指出近期國際油價的下跌,將進而增加 全球GDP上升0.3個百分點,台灣也將雨露均霑,而這對於民眾來說, 「會是個『有感』的經濟(成長)。」<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