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最快下周排審新版電價公式,依照政院版規劃,未來電價每年10月調整,將設每度0.1元的重建成本,讓台電十年內補平2,000多億元累計虧損。
新版電價公式上路後,電價會大漲還是大跌?台電昨(9)日說,「不一定」,取決於國際燃料價格走勢,「新版公式會比舊版更反映現況。」
國際油價與燃料價格下跌,台電今年可望終結八年虧損魔咒,小賺200億元。目前,政院與經濟部已有共識,今年小賺一部分將回饋消費者,但盼立院速修電價公式,讓電價每年都可合理化反映。
據了解,不少立委對電價公式多有「指教」,也有立委建議要隨「痛苦指數」(通膨與失業)調整,預期下周討論電價時,將上演熱戰。經濟部官員解釋,新版電價公式有三大特色,一是可合理反映燃料成本;二是營運資金從90億元,上調到235億元,合理利潤率從舊版的9.5%-12%,下調到5%-6%;三是應時任財經政委薛琦建議,每度電加收0.1元重建成本,讓台電十年內補平累虧。
原本台電寄望仿效浮動油價公式作法,不是周周調,每季調一次電價。但經濟部認為,每個人都會用電,電價一年多變,會讓很多企業難以估算下一年成本,要求每年只能調一次。
依政院規劃,台電每年7月底提報電價方案;8月底前經濟部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審查;如需調整,就從10月起調整。
官員說,未來電價雖是一年一調,不過,為了讓公式可及時反應國際燃料價格,每年調整電價所檢討的成本項目,將採當年上半年實績數及下半年預估數,「未來電價如何,也不會是台電說了算,經濟部籌組的電價審議會,會來做把關。」
新版電價上路後,燃料價格可較現況如實反映,但是未來要加收每度0.1元的重建成本,是否會造成電價上漲?台電回應,不一定,若是燃料價格降得快,電價也會掉下來,「主要還是要看燃料價格。」<擷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