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瓦斯等公用事業免開發票時代即將結束。財政部同意,包括中華電信、台電公司等公用事業,一年內必須開立統一發票,估計全台新增發票逾億張,使用發票將使業者成本上升,衝擊業者盈餘。
依據評估,現行公用事業雖然免使用統一發票,仍需繳納5%營業稅,要求業者改用統一發票後,營業稅收不會因此增加,但發票量暴增之下,消費者中獎機會將被稀釋,中獎率反會下降。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20)日審查財政部主管104年度歲出預算,立委盧秀燕指出,水電、瓦斯等行業被定義為「公用事業」依規定可以免開統一發票,用戶只會拿到收據的做法,侵害民眾的權益,財委會因此通過盧秀燕提案,一年內包括水電、瓦斯與電信公司,必須捨棄收據,改開電子發票。
財政部長張盛和同意輔導相關業者導入電子發票,包括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等電信業者,以及台水公司、台電公司、欣欣天然氣等,最慢明年底之前,必須完成系統轉換,開立紙本或無紙本電子發票給用戶。
導入電子發票需要更改系統,財政部表示,業者需為此投入轉換成本,不過,這些公用事業目前以紙本寄發的收費收據,若可全數轉換為無紙化電子發票,減紙效益將使其成本獲得減輕,對企業有利;但若實施結果,無法擴大無紙化發票比率,業者使用發票的成本就會不降反增。
公用事業加入開立統一發票行列後,財政部估計,每家每戶至少會增三張左右付費發票。不過,發票獎金來自營業稅收,公用事業原本即有繳納營業稅,代表開立發票後,國庫營業稅收不會增加。財源不增但發票量大增的結果,中獎率將下降。<擷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