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金控董事會昨(30)日通過會計政策變更案,將投資性不動產評價由成本法改依公允價值入帳,帶動金控去年底淨值大增252億元,稅後純益增加58億元;新制也將牽動今年財報,有機會推動富邦金前九月獲利,挑戰國內金控首見的500億元大關。
富邦金控前八月稅後純益已達459.7億元,依今年商用不動產行情推測,投資用不動產改採公允價值評價,將對富邦金今年前九月淨值、獲利有正面影響。富邦金控昨天證實,「今年以來仍有小幅增值」,準確數據將待9日金控公告自結盈餘時,一併納入前九月增值影響數。金管會今年初宣布,全體上市公司可由成本模式及公允價值模式中擇一評價投資性不動產,並自今年1月1日起適用。國泰金控在3月底率先宣布適用,淨值增加942億元,國泰人壽更大增1,240億元,隨後南山人壽也陸續跟進。
富邦金表示,為充分反映金控旗下銀行、產險、壽險、證券及資產管理公司等所持有投資性不動產的增值利益,使淨值大幅提升,財務比率更健全,同時提高財報透明度,並與國際標準接軌,決定變更會計政策,並追溯至今年1月1日。
在改採公允價值入帳後,去年底金控淨值大增至3,417億元,每股淨值增加至33.4元。獲利也隨之異動,去年淨利增至385億元。
法人表示,因去年財報已生效,富邦金這次公布的是擬制性數據,不須重編財報。但自今年起,不動產市場的變化將牽動富邦金的淨值、獲利等數據,今年商用不動產行情不如往年,但仍微幅上揚,對富邦金前九月財報有一定的挹注。富邦金指出,富邦人壽採公允價值模式時,已依金管會要求進行負債準備適足性測試,並確認負債準備金適足性充裕。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