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警報解除」,隨著升息腳步接近及台股去年表現佳,壽險業去年全年稅後獲利627億元,且「體弱」壽險公司也由五家降為四家,其中遠雄人壽在去年底RBC已重回200%以上,據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說法,年底前應還有兩家體弱壽險RBC會回到200%以上。
壽險業去年因遭遇債券利率突然反彈,在計算綜合淨利時,整體壽險業備供出售項下金融資產未實現價值全年減少近1,600億元,也使全體壽險綜合淨利是虧損782億元。
國泰人壽宣布其投資不動產將採用市價進行續後列帳時也表示,國內主要大型壽險公司在用比國際嚴苛的水準試算責任準備金時,也都確定不必再大量增提準備金,顯見經過幾年的調整,國內壽險公司獲利及體質改善等已足以因應利差損的壓力。
根據壽險業者揭露的數據,國內27家壽險公司(含已宣布要退出的蘇黎世國際人壽),RBC超過300%共有12家,主要是外商或中小型壽險公司;超過250%但未達300%的則有六家,包括國泰人壽、台灣人壽、中國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等主要壽險。
至於超過200%未達250%則有5家,如台銀人壽、南山人壽、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元大人壽等。
遠雄人壽表示,主要是去年稅後獲利15.6億元,且出售中和相關建案,將RBC風險降下來,且今年有多棟大樓會興建完成、且出租達六成以上,預估今年中RBC會達250%以上,強調體質已調整完成,未來中長期都會維持一定的獲利能力。
目前RBC不到200%,甚至連150%都不到的還有四家壽險,即宏泰人壽、朝陽人壽、國寶人壽及幸福人壽。
其中宏泰人壽淨值為正數且已提出增資計畫,朝陽人壽也正在改善體質,去年底淨值負16.6億元;國寶人壽及幸福人壽則因去年分別虧損近18億及28億元,淨值缺口持續擴大,超過200億元,金管會仍限期要求兩家壽險提出改善計畫,且強調業者應積極自救,「別以為金管會不敢行動」<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