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內公司債發行飽受美國聯準會量化寬鬆(QE)縮減購債規模及退場時程的衝擊,預期利率將隨QE退場反轉向上,發債成本也將墊高,市場長債需求偏弱,因此,不少公司債改洽特定人議價發行,據券商統計,今年來洽特定人發債近800億元。
券商主管表示,從5月QE縮減購債規模訊息傳出後,美國公債殖利率即一路飆升,到第3季10年期公債已衝破3%,國內除了公債發行利率升高,甚至出現接連3期不足額發行,影響所及,公司債也面對籌資成本升高困境,尤其7、10年期長天期債,更是乏人問津,市場陷入觀望氣氛,不得不改洽特定人以議價方式發行。
券商統計,今年以來共787.5億元公司債為洽特定人發行,其中台塑集團即佔近500億元,其次台積電也逾200億元,台電也有56.5億元,另有部份轉向銀行聯貸因應。
券商主管強調,當時面對美國QE傳出最快9月、最慢11月啟動規模縮減,對債市造成立即的衝擊,尤其指標的台電標債,包括5、7、1 0年期券均流標收場,等於宣示發債成本墊高,因此,與其標售發債不順,不如直接洽特定人議價發債或向銀行借貸。
券商主管強調,由於第4季還有5、6百億元公司債預計發行,當時面對發債困難、成本墊高的事實,許多發債公司甚至直接通知券商取消公開標售,紛紛展開洽特定人「整包」議價發債評估;但在QE又傳出最新發展,可能延後至明年縮減規模後,也重燃國內公司債標售發行的生機。<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