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電價調漲,加上協商減少民營電廠購電支出,取消高鐵、台鐵、北高兩市捷運等公共運輸用電優惠等措施,台電昨(21)日表示,今年全年虧損估223億元,較今年初估計虧損590億元大減逾六成。
不過,截至今年底台電負債比將高達90.5%,等於資產中每100元,超過90元是借來的,再寫新高,換句話說,台電持續借錢度日。
台電去年6月10日進行第一波電價調漲,但一般時間仍是賠錢供電。台電發言人李鴻洲表示,台電今年預估售電價格每度2.88元,但平均發電成本約每度3.1元,等於每售出一度電就要虧損0.22元。
不過,今年6至9月實施夏季電價,使台電今年7到10月營收分別出現6.28億元、40.52億元、83.32億元及54.08億元的獲利。
第二波電價合理化方案10月上路,李鴻洲指出,10月民生及工業用電量各為56億及122億度,年減各2億度、2.7億度,顯見電價調漲有一定節能效果,可「以價制量」。
李鴻洲指出,今年虧損能有效縮減,有多項因素,包括成功降低汽電共生系統餘電購電費率、協商成功降低民營電廠購電支出,以及取消公共運輸用電優惠、縣市節電優惠等,等於每年減少65.4億元補貼,但學校、地方路燈、社福等用電優惠仍持續。
台電今年前十月虧損175億元,預估全年虧損223億元,累計虧損達2,093億元,約為資本額3,300億元的63%。
初步預估,台電明年還要再虧損213億元,主因預估用電量將較今年成長約65億度,但基載不增反減,明年10月林口火力廠除役,等於便宜電力少了,要多用燃氣、燃油等高成本電力。<擷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