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公司昨(12)日公布今年上半年財報,獲利20.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為0.17元,但是發言人賈先德表示,實施國際會計準則(IF RS)之後,設備折舊攤提問題仍舊存在,如果不儘速解決,目前的獲利數字僅是「紙上富貴」,很快就會被折舊吃掉。
依據台灣高鐵財報,今年上半年獲利較去年同期增加約3億餘元,主因為運量成長。不過,實施IFRS後,高鐵的攤提折損從直線法變為百分比法,同時要求回饋金列為取得營運特許權的必要成本,加上新增三站的興建成本、利息支出等,使高鐵的累計虧損金額仍高達535 億元。
依據高鐵合約,營運前五年若無獲利,也必須給予政府20億元回饋金,第6至10年則須給政府100億元回饋金,過去並未納入成本;不過,在國際會計準則上路後,要求將回饋金回溯計算,並納入高鐵取得營運特許權的必要成本,加重高鐵的財務負擔。
賈先德指出,高鐵採運量折舊法,運量愈大折舊攤提愈多,去年上半年折舊金額為56億元,前年同期則是51億元,今年上半年折舊金額則高達75億,一下子多出近20億元,折舊對高鐵財務的影響可見一斑。
通車營運六年半的高鐵,102年度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7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億元,不過,利息支出將近4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 億餘元,也吃掉了部分營收。
他認為,高鐵公司除票箱收入外,也積極開拓站區開發、廣告收益等業外收入;不過,高鐵整體財務結構如未改變,折舊問題不處理, 高鐵將難以真正獲利。
除了開源,高鐵也採取節流新措施。高鐵表示,針對趕不上高鐵的旅客,自8月起,遲到的旅客只能換乘當日自由座,或其他列車空位,以提升高鐵座位利用率。<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