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昨(25)日重罰兩家投信,貝萊德投信和群益投信都被要求半年內不得申請募集新基金。此外,聯邦投信、未來資產投信和永豐投信也被金管會處以「糾正」,另對聯邦投信開罰新台幣60萬元。
針對金管會開罰,群益投信表示,蔡姓經理人的作為屬於個人行為,但公司對於金管會處罰「會虛心檢討。」貝萊德投信則指出,對金管會的相關內容還在了解細節,暫時沒有回應。
就金管會的說法,貝萊德投信是因串聯8家金融機構,在受益人大會前大量申購其貨幣型基金,讓受益人大會同意決定調高經理費率,依法被金管會處以「警告」,且至少6個月不得申請募集新基金。
金管會指出,這是首家被查到意圖影響受益人會議結果的投信,因此決定重罰。至於8家協助投票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券商及保險經理人公司,也將交由銀行局、保險局等,再追究內控責任。
金管會對貝萊德投信的懲處包括警告、最近3個月內不得向金管會申請投資海外事業或設分支機構、最近半年內不得申請全權委託業務及擔任境外基金總代理人,至少6個月不得申請募集或追加募集基金。
金管會昨天同時就投信自清行動,對4家投信開罰。群益投信因蔡姓基金經理人透過配偶帳戶投資28檔股票,與其操盤的基金個股相同,且群益投信未積極配合清查,因此對群益投信處以警告、罰鍰120 萬元,且至少6個月不核准募集或追加募集新基金。
聯邦投信則因何姓經理人投資13檔股票,與自身基金相同,金管會除糾正聯邦投信,也罰鍰60萬元;未來資產投信的鄭姓經理人配偶帳戶查到4檔股票、永豐投信的張姓經理人有2檔,公司也都被金管會糾正。
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表示,自盈正案後,證期局、金管會密集開會,希望儘速徹查部分投信人員不遵守法規的情形並立即處置,11月1 日發函自清,同月16日投信回報自清結果,再由證期局檢視,昨天即有懲處結果。
他指出,金管會也已要求投信投顧公會訂出內稽內控自律辦法,各投信公司取得旗下基金經理人同意,可隨時查核基金經理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帳戶,金管會也與四大基金密切通報資訊。<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