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金控發言人徐順鋆昨(1)日表示,去年底新壽不動產增值已有854億元,今年底計算EV、AV時,將再對其不動產全面鑑價,也希望金管會能開放壽險業明年財報開帳時,可讓不動產能以公平價值入帳、擺入淨值。
徐順鋆強調,近來多家壽險公司將「持有到期」部位的債券,重新分類擺入「備供出售」,即債券可以市價揭露,未實現增值利益可擺入淨值,但新壽目前暫不打算重分類,則持有到期項下債券有100多億元的未實現利益就無法被看見。
新壽與國泰人壽都積極推動不動產能以市價開帳,並將增值利益擺入淨值,徐順鋆分析,如此作法有3大好處,1是壽險業所有資產的真實價值能在財報中允當表達;2是壽險公司現在在計算EV(隱含價值 )時,都有揭露不動產增值價值,但這項指標只有專業投資人較熟悉,對一般投資人即有資訊不對等的問題。
3是即然放在備供出售的債券都能以公平價值列帳,如南山人壽、富邦人壽等都有大量早年債券,可突顯價值,壽險業不動產明明有價值,卻不能彰顯出來,對帳上有大量不動產、且有增值價值的壽險公司,並不公平。
徐順鋆表示,去年新壽只針對可列RBC自有資本的不動產,即持有 3年以上、有租金收益者重新鑑價,整體不動產增值利益已有854億元,今年底將再重新鑑價,計算AV及EV。
市場預估新壽這波重新鑑價,整體增值可能破900億元,若能全數列入淨值,則新壽淨值也可達1,400億元以上。
新光金昨天舉行線上法說會,法人一再詢問,繼國壽、富邦人壽及台灣人壽重新分類持有到期的債券後,新壽是否也會跟進。
徐順鋆指出,新壽持有到期項下的債券也有100多億元未實現利益,但若重分類,就要考慮未來利率變動對淨值的衝擊,目前都沒有這項考慮,同時無活絡市場項下債券也有370億元以上未實現利益。
徐順鋆表示,不能因為財報分類方式不同,就造成壽險公司淨值差異,這樣財報並不公允,持有到期項下債券可在附註中揭露未實現利益,但投資人一般都看不見,就會造成外界批評淨值較低、槓桿比重過高,最重要的是,壽險公司帳上明明有這麼多值錢的資產,財報中都沒有顯現。 <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