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期副總經理廖祿民:很多交易人關心行情盤整之後的走勢。我認為,在進場買進的時機判斷上,「動能(F)=質量(M)+速度( A)」的公式很具參考性。也就是說,當成交量比平常增加30%到40 %以上,且出現開盤跳空大漲、長紅,就是大膽買進的時機,不過,目前台股這個訊號尚未出現,季線也是向下的,「大買的時機也尚未到來」。
因此,現階段的操作策略,應是個股操作空間大於指數,交易人此時可透過靈活運用股票期貨,來操作個股;至於持有較大部位股票的投資人,可以透過股票期貨,達到一對一的完全避險,不用像以往只能運用指數期貨來避險,可能愈避愈險的窘境。
甚至持股部位大的投資人,也可以在除權除息旺季來臨時,操作股票期貨節稅,我建議,如果所得稅率大於股票可扣抵稅率,則持有股票期貨較為適宜。
最近逢除息旺季,很多交易人也問,為何逆價差變這麼大?這是因為台股指數是發行量加權指數,除息時因市值減少,台股指數的點數會下降;期貨因具備價格發現功能,且在到期時與現貨價格收斂,會預先反映到期前所有因除息而減少的點數,因此在每年6月到8月除息旺季時,期貨價格通常會呈現逆價差,如果交易人將此逆價差解讀為後市偏空,恐易產生偏差。
像台指期7月合約將在7月18日到期,我們估算台指期7月(最近月份)合約這段時間受除息影響的點數約為144.65點,是除息影響點數最多的一個月份;其次是將在8月15日到期的8月合約,從合約初到合約結束受除息影響點數約為97.65點。
因此,交易人在除息旺季時要特別注意,以台指期價差判斷後市時,應先考量預期除息所影響的點數。部分期貨商在這段時間,通常也會提供近期台股指數因除息所受影響的點數,供交易人參考。<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