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獲頒傑出證券人才、再到傑出企業領導,永豐期貨董事長葉黃杞在金融市場打拚近半甲子,再次榮膺猶如奧斯卡獎一般、台灣金融業的盛事-金彝獎傑出企業領導人才獎;葉黃杞表示,「堅持平實」也能成為傑出,也因為傑出,才能獲得這個榮耀。
葉黃杞從事證券金融工作近28年;自1984年初起,從合併之前的建弘、建華到今日的永豐金,跨足投顧、證券和期貨三大項業務,外加跑遍台灣從北到南,在整個永豐金證券集團超過2,000名員工中不但最資深,論及集團經驗歷練也無人能出其右。
葉黃杞表示,早期的建弘證券,是政府開放券商設立後的新公司,初期市占率不高,1992年底,當時台股集中市場日均量萎縮在50億元以下,在全台只有兩個營業據點,集中在台北火車站一帶,就一家綜合券商而言,沒有完整的行銷通路,並不足以成為一家大型綜合券商。葉黃杞指出,為擴大公司市場占有率,當時的他自動請纓、隻身赴中部打天下,成為當年建弘證券擴張事業版圖的先鋒部隊。
一年衝一據點
三個月拚損平
提及當年拓展中部營業據點的情形,葉黃杞用「蓽路藍縷」四個字來形容。葉黃杞說,當年連最基本的聯絡處,就設在自己家中,每天工作時間幾乎都超過15個小時以上;不過就這樣拚了五年,一切從無到有,葉黃杞說,透過新設及營業讓與的方式,在中部地區包括台中、員林、豐原、彰化、嘉義及南投都成立分公司,以平均每年至少成立一個營業據點的速度成長,而且每一個據點都在三個月內,就超越經濟規模之損益平衡點。
正因為在中南部立下戰功,因此回到總公司負責整體經紀業務。從此建弘證券也在其運籌規畫下,在全國各地持續透過購併、自設與營業據點整合,使得營運版圖日益成長,進而成為全國性的大型券商,也逐步開創今日永豐金證券的規模。
不僅在通路拓展發揮驚人的領導力,對於金融、業務創新也不遺餘力;目前葉黃杞除擔任永豐期貨董事長職務外,並身為永豐金證券執行副總,管理電子商務、期貨顧問等部門;葉黃杞自2008年底兼任永豐期貨董事長職務,就任後發揮通路綜效,期權業務不但市占率連續三年穩居業界前三名,2010年稅後每股盈餘(EPS)、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都是業界第一。
跨部門整合
單點IB績效衝三倍
身兼二職的葉黃杞為將平台資源效益有效發揮,2008年底就任期貨董事長後,即跨部門成立「期權電子平台整合委員會」,主要著眼於永豐期貨超過85%以上的業務都是經由電子交易方式下單,因此交易平台的優劣,將事關未來發展的成敗;因此目前永豐電子交易平台可以結合報價、下單、風控、策略等功能,並持續透過委員會運作,提高交易平台的效率。
事實上,永豐金證券在2003年已經設立期貨顧問部,專責推動期貨IB業務,並將期貨經紀業務納入證券業務營收的重點,因此證券營業員參與IB的比例高達95%,因此永豐金證券在IB期權市佔自2007年起連續三年第一,永豐金證券以全台49家分公司、2家期貨分公司,創造單點IB績效約為市場平均值三倍的佳績,這多數要歸功於葉黃杞在組織運作的成功規劃。
期權市場不僅是高度專業的商品,也是零合的遊戲,葉黃杞認為,要讓公司賺錢,首先就是要保護客戶,因此也投入跨組織設置「期權產品發展委員會」,並親自擔任主任委員,透過委員會平台運作,研發各種模組交易產品,提升各項期權業務之核心競爭力。委員會的架構亦整合永豐期貨與證券五個部門,葉黃杞每月親自召開產品發展委員會,透過集思廣益、腦力激盪,集體開發創新商品,並結合電子交易新技術,依產品屬性上架提供各業務單位應用。
此外,在期貨代操業務的發展方面,永豐兼營期貨經理事業也配合產品委員會有效運作,客戶資產規模及報酬率短短兩年之內,便晉升業界前三名。
力挺金融創新
展現傑出領導
葉黃杞對於商品創新的支持也是不遺餘力,2010年期貨交易所甫推出股票期貨這項新業務,並舉辦「股票期貨超業先鋒爭霸賽」,共有853支隊伍參賽,永豐期貨與證券全體共高達51隊參賽,最後有三隊進入前八強,令市場刮目相看。
從前線開拓到規劃營運,長期以來,葉黃杞身先士卒又兼具平實作風的領導風格,深得員工的認同和愛戴,所以近十年來的永豐金證券及永豐期貨雖然不再有購併和合併案,但僅靠著自我成長(organic growth)的力量,仍能和超大型通路的券商相抗衡,足見永豐金證券經紀業務及期權業務在葉黃杞的領導下,展現不凡的核心競爭力,此次獲選為傑出企業領導人的確實至名歸。
葉黃杞接受採訪時仍強調,應將此獎的榮譽與所有工作伙伴分享,榮耀也歸永豐全體同仁所有,他只是代表公司來表彰團隊的傑出。葉黃杞表示,對於100多位期貨所屬員工,以及永豐金證券經紀事業處所屬、超過1,400多位同仁對期貨IB業務所付出的努力,有許多感謝,這個獎是屬於大家的。
葉黃杞表示,此獎也要獻給為次級市場默默耕耘努力的從業人員,因為他們樸實無華的付出,是證券市場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石。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