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在金融控股公司法頒訂之前,富邦集團就已開始積極規劃申設金控事宜。因此,當金控法於11月1日生效後,富邦及其他五家金控即於11月28日由財政部宣布獲准設立。其後,富邦更是快馬加鞭,趕在12月19日正式成立,並於同日在證交所掛牌上市,獲得頭籌,成為台灣第一家金控。
相較於其他金控都用單純股份轉換方式設立,富邦金控是我國唯一採用資產讓與併同股份轉換方式設立的金控,頗具指標性參考價值。具體而言,富邦集團是以原富邦產險作為主體,第一階段先用資產讓與方式把有關產險的資產、負債及營業讓與給新成立的產險子公司,再把「脫殼」後的原富邦產險變更營業項目及公司名稱,轉成「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接著,第二階段再透過股份轉換方式把富邦銀行、富邦證券、富邦人壽和富邦投信變成富邦金控的子公司。
主體脫殼變身
為什麼富邦金控要以原富邦產險作為主體「脫殼」變身轉型?首先,原來的富邦產險創立於1961年,是台灣第一家民營產險公司,也是富邦集團各關係企業裡歷史最悠久的一家。由原富邦產險轉變成富邦金控,具有重大的紀念意義,同時也馬上賦予富邦金控逾40年的資歷。
其次,原富邦產險實收資本額新台幣200餘億元,股本似嫌過大而有不少閒置資金。透過資產讓與方式,把全部營業和主要資產轉給新成立的產險子公司,而把大部分現金部位留在更名後的富邦金控,有利於資金的活化運用。
富邦金控成立時的章程載明法定資本為新台幣1,200億元,初期實收資本為546.49億元,顯然預留了相當大的新股發行額度以供進一步併購之用。的確,富邦金控轄下的金融版圖雖然一開始看起來就頗為完整,涵蓋了產險、壽險、證券、銀行與投信等行業,但是除了產險之外,其他子公司的「板凳深度不夠」,在各行業的排名地位大都有待加強,亟需透過併購,持續擴大規模,提昇營運品質。
收編台北銀行
銀行尤其是當時富邦金控較弱的一環,而富邦高層也積極多方設法補強。世華銀行曾是富邦最早垂青的併購首選,富邦手中持股一度高達8%以上,卻碰上霖園國泰集團也加入爭奪戰局,頻頻出手加碼買進,大有志在必得的氣勢。富邦不願繼續追高,乃放慢腳步,開始探尋其他可能的對象,並伺機脫手世華持股,獲利了結。
台北銀行是富邦看上的另一個對象。台北銀行成立於1969年,原名「台北市銀行」,是由台北市政府為配合國家金融政策、支援市政建設、代理市庫業務而出資設立的市屬金融事業機構,起初並未具有法人資格,1984年才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更名為「台北銀行」,1997年掛牌上市。為執行公營事業民營化的政策,台北市政府於1999年11月釋出部分股份,把它在台北銀行的持股降到50%以下,台北銀行開始轉為民營。但至2001年底時,台北市政府仍為台北銀行的最大股東,持股約43.6%。
為了因應長期經營發展需要,台北銀行決定進一步釋股以求徹底民營化,在財務顧問美國高盛投資銀行的諮詢協助下,於2002年5月遴選了開發金控、國泰金控、富邦金控、中信金控及元大金控等五家民營金控參與競爭,從中擇一合併。
經過一番龍爭虎鬥,富邦金控脫穎而出,雀屏中選,於2002年8月透過股份轉換方式,以新台幣803億元的換股價額,將台北銀行納入成為富邦金控100%持股的子公司,而台北市政府則成為持有富邦金控15.6%股份的第二大股東。富邦金控的最大股東仍是持股三成多的富邦蔡家,而花旗集團持股則由原來的15%降至12%以下,成為第三大股東。
富邦金控收編台北銀行後,並未馬上與其麾下的富邦銀行合併,反而是經過兩年餘的業務、人事及資訊整合後,才在2004年透過股份合併方式,以台北銀行為存續公司,富邦銀行為消滅公司,將兩家銀行合併為一,並改名為「台北富邦銀行」,合併程序於2005年1月1日完成,開我國民營銀行整併公營銀行的首例。
台北銀行納入富邦金控後,拖了兩年才與富邦銀行合併,算是國內銀行業界合併案例的異數。其他合併案例,如台新銀併大安銀、國泰銀併世華銀、中信銀併萬通銀等,都是在半年內就合併完畢。由此可見,富邦金控的整併步調和構思似有其匠心獨運之處。
不過,富邦金控整併台北銀行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其間也曾發生不少波折。由於台北銀行當年的資產規模、獲利能力和員工人數均大於富邦銀行,一些員工對於「下嫁」富邦頗有微辭,也有若干員工擔心無法適應民營績效的壓力,紛紛申請優退走人,讓富邦金控花了相當的心思及努力才算穩定了軍心,逐漸走上坦途。<擷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