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圓滿順利完成,新內閣就位,台灣開始全力拚經濟。要在歐債危機與全球經濟衰退的嚴峻環境中,力保今年GDP成長4%以上,開創台灣未來的黃金十年。大選期間,宇昌案的攻防在生技產業掀起軒然大波,其中蔡英文家族的投資更引起廣泛討論。
其實知識經濟因高技術門檻、高風險的特性,為了取信投資人投入資金,經營團隊必須表示共同承擔風險的決心,尤其在公司營運初期,只能要求親戚朋友共同投入,這就是典型的「天使基金」(Angel Fund:主要來自3F,即Family,Friends和Fools)。天使基金是發展知識經濟產業的初期萌芽催生者,是知識經濟產業不可或缺的重要推手。
以同樣的公正客觀標準來看,曾經引起爭議的世基生物醫學公司籌資案,當時由技術產品發明人陳垣崇院士家族在公司發起階段參與投資,也是典型的天使基金,協助公司籌集了初期的營運資金,成功催生了世基公司。
筆者必須特別強調,依據台灣公司法,所有投資人投入的成本都相同,都是每股10元,且歡迎任何有意願投資者的資金投入,並未排擠其它投資者參與,公司怕的其實是無法募集到足夠的資金。
筆者曾經撰文「台灣生技創投15年興衰史」,台灣目前的專業生技創投非常有限,台灣若欲發展生技產業,發展典型的知識經濟產業,具備高技術門檻、高風險、高報酬的軟性創新產業,則促成蓬勃的專業創投基金刻不容緩。另鼓勵技術發明人,公司經營團隊,投入天使基金,更應該大力支持肯定。唯有公司經營團隊與投資人彼此共生互信,天使基金與生技創投基金良性接力互動,才是生技產業健康發展的堅實基礎。
政府位居高視野,是前瞻帶動新興產業的領航員,國發基金更是肩負推動新興產業的重任;然而衡量知識經濟產業高技術門檻、高風險、高報酬的特性,政府主導投資卻不宜派人主導該被投資公司,由間接協助輔導角色,變成跨足直接負責公司的營運成敗,恐非其所長,亦嫌角色混亂。一般的專業創投,除非不得已,亦多避免直接介入主導公司經營。
科技基本法修正後,雖可促進學術研究單位的科研成果鬆綁下放,使科學家與產業界互動接軌;但台灣目前的情形是創投資金有限,且天使基金受挫,仍嚴重影響了創新知識經濟型公司難以遍地百花式的蓬勃發展。
台灣現今面臨產業轉型關鍵轉折點,現有寬鬆資金資源的出口有限,必會適度轉入生技產業,生技產業的成長契機已顯現。但若缺乏專業的資本市場環境,缺乏健康的創新技術、人才與產業化的銜接;則雖然現有寬鬆的資金仍會進入生技產業,但恐怕僅會產生短期炒作方式,缺乏國際競爭力的台灣生技產業。
台灣互動投入的資金型態、長短線喜好的營運模式,公司與投資人的互動型態,都將創造出台灣生技產業未來獨特的面貌。
這也是知識經濟產業的特性,創新的技術、創新的營運模式、創新的公司定位、創新的增資財務模型、創新的資本市場型態等等。創新永遠是知識經濟產業的火車頭。
最後筆者必須懇切的呼籲,創新是知識經濟的重要必要元素,請以正面鼓勵的態度肯定創新,支持尊重創新。若是由防弊負面的態度去圍堵創新,知識經濟產業的發展恐將困難重重,不利拼經濟的國家主軸。<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