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險一哥富邦產登陸模式出現重要變化,擬從原本富邦人壽、富邦產險各出資一半,變成廈門市政府旗下的廈門港務公司也持股20%,將創產險公司台、陸合資首例。
預定出任大陸富邦產險總經理的籌備處召集人莊子明表示,富邦產原循國泰產登陸模式,由金控旗下的人壽、產險子公司各出資50%。然為發揮「強強聯盟」效應,已獲廈門市府同意,指派廈門港務出資人民幣1億元(約新台幣4.7億元),合計股本5億 (約新台幣23.5億元)。
富邦產是富邦金參股廈門銀行後,在保險版圖的一大突破,也是第一家把總部設在廈門的產險公司。保監會已完成開業驗收,待收到核准函後,預計10月可以開幕。
保險同業指出,富邦產引進政府資金的作法,是否成為台資業者登陸新模式,甚至促使已在大陸開業的國泰產,改變金控集團百分百獨資的股權結構,值得關注。
大陸國企勢力龐大,成為業者快速拓展版圖的「聯盟直通車」。以台灣人壽大陸子公司君龍為例,因合資股東、廈門市政府旗下建發集團協助,今年首次拿下廈門馬拉松6萬張團體醫療與意外險承辦權,該保險向來由平安保險公司承辦。
莊子明說,富邦產開業後,有兩個地方和國泰產明顯區別。一是富邦將聚焦陸資企業出擊,大量承攬建工險(台灣叫綜合營造險)與器材險。
他解釋,大陸積極發展各項建設,高速鐵路、公路到跨海大橋,就連台灣的興富發都要到廈門蓋大樓,建工險機會無窮,當施工完畢後,就以器材險繼續承保。
有別於國泰產以服務台資企業為主,莊子明說,台商太精明,費率低到只有萬分之二,實在沒賺頭,相較下,陸資企業的費率是台資企業的十倍。
富邦產第二個與國泰產的明顯差異,莊子明說,富邦一開業就要跨足個人保險,尤其是商業車險,另外,個人意外險、家庭財產險、旅平險等,也不會缺席。
他解釋,大陸去年產險保費收入人民幣3,000億元(約新台幣1.4兆元),「車險佔全部七成,一定要做」;雖然大陸還沒開放強制責任險,但在車體險、竊盜險、乘客險、任意責任險等商業車險,富邦已齊備產品線。
<摘錄經濟>
/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