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卡小額消費4月1日開跑,引發八大銀行新一波悠遊聯名卡搶
客大戰,台北富邦、台新等宣布辦卡或加值優惠活動,期待搭上
悠遊卡小額消費的順風車,進一步擴大自家信用卡市占率。
銀行人士坦言,銀行所發行的電子錢包實動率本來就不高,現又
面臨悠遊卡小額消費上路,且儲值不收手續費,電子錢包業務將
大受衝擊,但將暫不取消電子錢包業務。
國內第一張非金融機構發行的多用途電子錢包--悠遊卡,4月1日將
上路,1,800多萬張的發卡量,一上路就超越銀行的電子錢包發行
量,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競相加入電子錢包市場,競爭更趨激
烈。
與悠遊卡公司合作推出悠遊聯名卡的銀行,包括中信銀、台北富
邦、台新、國泰世華、第一、兆豐、華南、玉山等八家,全市場
約260萬張,低於悠遊卡在大台北地區的350萬發行量。
銀行人士分析,客層不會重疊,主因悠遊卡的客層包含很多學生
族,而學生大多不符申請信用卡的資格。
根據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規定,發行多用途功能的電子票證(
或稱電子錢包、現金儲值卡等),必須向金管會申請核准,悠遊
卡公司在今年1月拿到金管會許可函,拔得頭籌成為第一家獲准發
行電子票證的公司。
目前在金管會審核中的發行電子票證案,還有PChome等業者提出
的申請案。
金管會官員昨(28)日表示,過去只有金融機構可以發行多用途
的電子錢包,今年1月發布實施的電子票證條例,開放非金融機構
也可以申請發行多用途電子錢包。
銀行業者發行的電子錢包,約有600多萬張,遠低於悠遊卡的發行
量。官員表示,銀行及非銀行業發行的電子錢包,理論上彼此有
競爭性,發行量主要看特約商店及消費者的選擇。
以國外的例子來看,結合交通用途的電子錢包,消費者接受度較
高,國內悠遊卡就是具有這種交通支付工具的優勢。
對銀行來說,電子錢包主要是基於服務客戶,也提供一項小額支
付工具;也有銀行跟悠遊卡合作推出聯名卡,將信用卡跟電子錢
包作結合,推升信用卡發卡量。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