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期貨交易所昨日在香港舉行「2009 Your Gateway to
Taiwan Conference」,進行海外招商活動;期交所總經理王中愷
表示,外資參與台灣期貨比率一直很難突破6%,期交所連續2年
舉辦海外招商,目標希望先突破10%。他覺得如果兩岸三地期貨
商品可以互掛,台灣商品將更具吸引力。
面對香港媒體對海峽兩岸三地近年來互動頻繁,及兩岸即將
簽MOU、ECFA相關議題感到高度關切,王中愷表示,等兩岸金融
MOU簽訂後,兩岸三地期貨業互動將更加密切。台灣期貨商為了
迎接兩岸新局,有部份已經積極做相關準備工作,包括從業人員
到大陸考取期貨營業員證照等。站在期交所的立場,希望在MOU
簽訂後,可以架構期貨商品互掛的模式,將來不排除和上海金屬
交易所、大連農產品交易所、上海金融期貨交易所等,以商品互
掛的方式進行先期合作。
王中愷表示,港、中、台三地的市場情況類似,都以散戶居
多,商品如果可以互相掛牌,預計台灣商品將更能吸引外資的興
趣。
專程從台灣來香港參加座談會的中國信託證券部副總牛繼聖
,以親身經驗現身說法,表示台指期交易成本在去年10月降稅
60%之後,已經和新加坡SGX摩台期相近,但台灣期貨市場在資
金進出的幣別轉換方面,比新加坡摩台期不方便,預計兩岸簽
ECFA的內容,大陸方面可能給予台灣比外資優惠的條件,這是
台灣期貨市場的優勢。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