櫃買資料顯示,3月買超前五大機構,除元大銀行外,依序為第一銀行、中華郵政、新光銀行和台新銀行,買超金額分別為40、39、32和31億元。
債券商主管指出,過去國內的買債大戶,多半不是老行庫,就是在債市有「綠巨人」之稱的中華郵政,或是「小金人」農業金庫,但3月金融機構買債態度相對保守,元大銀行買超近54億元便意外登上買超王,公股行庫第一銀行買超40億元,便拿下買債亞軍。
至於中華郵政,3月小幅買債39億元,排名買超第三大;第四及第五為民營的新光與台新銀行,買超金額也只有30多億元。
相較於元大銀行拿下買債王,身為券商龍頭的元大證券,3月則是穩居賣超冠軍,同時也是唯一一家賣超債券逾百億的金融機構。
除元大證券外,元富證券、凱基證券3月分別賣超債券74與67億元,分居賣債第二與第三大,賣債第四與第五名則是老行庫彰化銀行與民營台北富邦銀,單月賣超金額為54與42億元。
櫃買資料顯示,3月買債前十大機構還包括玉山銀、合庫銀、上海銀、渣打銀與兆豐票券,買超金額介於18~27億元之間。
銀行財務主管分析,國內資金充沛,銀行因有資金去化需求,通常都是站在債券的買超方,證券商因經營債券承銷業務,會在次級市場進行公司債交割,是證券商賣超金額較大的主因。
不過,央行3月意外升息半碼,影響台債走勢,面對貨幣政策不確定性,金融機構對債市加碼態度觀望,部分金融機構則是基於作帳需求而獲利了結、入袋為安。<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