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電發展需要資本市場參與,金融機構本身及其企業客戶透過綠色融資、綠色債券發行,建構綠色金融在未來的市場角色,國際規範ICMA《綠色債券原則》上路5年,綠債、ESG、與永續發展相關債券,2019年上半年總金額創新紀錄,超過1,370億美元,氣候債券倡議組織(TheClimateBondsInitiative,CBI)也統計,符合規定的綠債發行金額,全球今年1至7月累積超過1,450億美元,單月成長都在30∼40%之間。
CBI統計,綠債發行者來源有金融業當中的銀行、金融業以外的企業、電信公司,以及一直有新角色的主權政府債,就經濟體來看,已開發國家占了九成,新興經濟體及至去年才有比較明確的行動。花旗集團綠色金融部門主管PhilipBrown表示,ICMA綠色債券原則在2014年創設時,花旗就是共同創始人,承諾十年內投入1,000億美元,今年上半年已完成10億歐元首檔綠債的發行,私募18支結構型綠色債券,約等值1.43億美元的債券,所有細節記註在花旗自行出版的《2019年綠色債券報告》裡。
花旗銀行表示,綠債、ESG、可持續發展相關債券,可作為金融業對地球永續作出貢獻,花旗集團的「永續發展策略」(SustainableDevelopmentStrategy)還能與企業客戶攜手合作,下一個目標是開發低碳全球經濟融資套件,把相關發行財務細節、影響報告等,公開給同業參考,避免重複開發。
外銀是台灣綠色債券的行動者,法國興業銀行台北分行發行新台幣計價綠債,法國巴黎銀行台北分行取得全球離岸風電領導廠商沃旭能源(Orsted)的新台幣計價綠色債券承銷權,全數資金用於台灣離岸風電開發計畫。
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彭勝本指出,台灣在發展綠色債券金融商品,支應綠能產業專案投資項目上,已累積相當業務交易量,舉凡節電設備、低耗能營運機具、太陽光電及風電各項投資資金需求均非常龐大,如何擴大綠債市場大餅,有效引導資金注入綠能周邊產業專案投資,可進一步研議。<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