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家智庫預估2016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很難保一,而世界最大進口市場∼中國進口持續衰退;英國脫歐,情勢混沌不清;全球經濟展望很不樂觀。 國內的投資意願也正逐年下滑,投資率(淨投資/GDP),從1990年代28%,降至2000∼2009年25%,乃至近年22%;外資投資更從2007年154億美元,降至2014年58億美元。 自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三個八年任期中,台灣每年平均新設公司依序是47,280家,39,027家,到36,459家。反之公司關閉數則呈上升趨勢。投資意願低落,公司數減少,就業機會自然減少,薪資又如何漲升? 張忠謀董事長說:「台商當前的投資障礙是環保、電力與兩岸關係」。現在又多了勞工問題;真是雪上加霜。 國民黨執政時期修改勞工周休二日配套,取消七天國定假日。到新任勞動部長上台,立刻應勞工團體之要求恢復國定假日七天。引起工商界反彈,行政院又改推「周休二日,一例一休」,結果勞工團體又激烈抗議。現在立法院再提議颱風假要支薪。勞動部提高加班費後又嚴格進行勞動檢查。 影響現況是:1)華航罷工政府全面讓步。於是華信航空、台鐵也都比照提出訴求,國營事業員工蠢蠢欲動。2)為了規避勞動部加班規定及人事調度限制,交通事業揚言要取消假日加開班車以疏運旅客。(行政院已宣佈暫延兩個月再檢討實施。)3)大學研究助理也都視作勞工,各大學只得減縮研究,避免違反勞基法。4)勞動部將責任制員工勞動條件比照生產線員工管理。為了避免違規,重罰公司只得管制員工自動加班。 筆者當年去矽谷,朋友在周末假日帶我去參觀,他說看公司業績好壞,只要看這家公司在假日,停車場車子多不多?他們員工有股票,有分紅。員工多不計較加班費,興緻高昂的自動加速完成工作目標。 過份繁瑣嚴格的勞動規範將箝制企業經營的彈性,消滅員工奮發上進的動能;製造社會勞資的對立;增加政府公務的成本。比較日本、美國先進國家有如此偏頗於勞工的工作條件嗎?有如此鉅細靡遺的勞動規範嗎? 台灣早年經濟發展確有在環保與勞工福利上的疏失。但是社會在進步,科技(台積電、鴻海)、生化、金融業、甚至部份餐飲服務業(王品)都有員工分紅入股及績效獎勵制度,千方百計留住員工,不勞公部門作外行之規範。 民進黨的發展過去是借助環保、勞工等社會議題壯大。如今已完全執政,應該推動台灣整體經濟之發展。企業在台灣若經營、投資寸步難行,只得外移或停滯投資,就不會再有GDP成長、就業機會增加及員工之加薪。民進黨是要帶領台灣走出困境,還是製造更多的困境呢? 台灣目前工時僅2,086小時,低於亞洲四小龍韓國2,142小時,新加坡、香港2,392小時。台灣的勞工政策是否已矯枉過正?勞工團體是如何組成?他們的代表性如何?政府政策為何要受到非理性的牽制? 促進台灣企業投資不在於政府提供資金,今天台商最不缺資金,而是要改善台灣的經營投資環境。建立規範,不讓「民粹」駕馭政策,阻擾經貿發展。 再說今天上市(櫃)公司賺錢八成以上是廣大小股東(含員工股東)的股利。「勞團」名為勞工爭權益,鬥爭的卻是廣大的社會股民。不要製造勞資雙方仇視對立;而應促進雙方相互體諒,共存共榮。<摘錄工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