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王美花昨(8)日談及台美供應鏈合作關係時表示,台美合作信任關係並非五年、十年,而是超過30年,「有哪個國家可以做到跟美國緊密合作,台灣跟哪個國家有這麼緊密的關係?」
經濟日報昨日舉辦「2021產業戰略高峰論壇─台美鏈結新展望」,邀請產、官、學共同探討台美合作契機與挑戰,王美花在開幕致詞時做以上表示。本論壇由兆豐銀行、和大工業、華豐輪胎工業協辦。
王美花分析,在美中貿易戰及疫情擾亂全球供應鏈之後,供應鏈重組屬於多面向、複雜的,政府及產業界的重較議題就是思考如何幫助台灣找到最好立基點,迎頭面對挑戰。
王美花接著說,台灣早在30幾年前,無論是電腦到筆電等各項資通訊產品的製造,就與美國品牌,如HP、Intel跟微軟等有密切合作關係,且不止於「原廠委託設計代工」(ODM),更達到「原始設備製造商」(OEM)水準。
如今台灣先進製程都跟美國IC設計廠緊密合作,美國廠商把關鍵知識交給台灣合作,讓台灣不斷進步成長,再次印證台美合作信任關係不是五年、十年,而是超過30年。
展望未來,王美花表示,台美既有產業將持續深化,新產業如5G、航太衛星、電動車等都會讓台美產業鏈群愈來愈擴大。她舉例,像電動車龍頭特斯拉來台灣挖掘合作廠商,發現十家、20家台廠都可以密切合作。
同樣地,美國在5G設備方面,也盼打破Nokia、Ericsson及華為的寡占,打造一個更開放的5G、甚至6G環境。
話鋒一轉,王美花表示,台灣想要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難度相當高,其中原因就是中國大陸的政治因素。
因此台灣要更努力加入CPTPP,讓台灣一次至少跟11個國家同時簽屬FTA(自由貿易協定),不僅大家可以在關稅上公平競爭,更可以談產業鏈合作。
王美花說,大陸與台灣幾乎同時申請加入,當雙方被CPTPP會員國審查時,台灣就更必須遵守國際法規及標準,否則以台灣政治上被打壓情形來看,如果不合國際標準,之後要進入具體談判項目就會限制重重。
此外,王美花於場外受訪時也被問到台灣能否加入CPTPP的關鍵,是否為日本核食?王美花回應,核食當然不會進口,這部分要用科學證據當作相關依據。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