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集保主辦的「2021臺灣ESG及責任投資論壇」1月27日登場,該論壇除專題演講外,也邀集國內外專家進行專題座談,首場座談聚焦台灣ESG責任投資的實踐,盼藉業者成功落實ESG的寶貴經驗,為業界樹立標竿。
國泰人壽為國內落實ESG投資的先行者,該公司副總經理林士喬指出,國泰人壽聚焦三大主軸落實責任投資,首先是將ESG整合到投資決策,實際作法為不僅為關注投資標的財務表現,更透過國際級ESG資料庫以檢視投資標的企業ESG的表現,作為投資決策依據。
其次則是聚焦國內公共建設的主題投資,近年來國泰人壽積極著力的領域包括太陽能、污水下水道、焚化爐、水力發電等,都和環境保護與清潔能源相關。最後則是積極行使股東行動,除讓公司本身自行投資避免ESG風險,在轉換至股東身分時,也以正面積極態度,循序漸進方式改變企業。林士喬舉鴻海為例,2008年其國際投資人在股東會現場詢問郭董有關氣候變遷的因應,儘管他當下未回應,但鴻海去年宣布將在2050年達成價值鏈淨零排放,便是透過股東力量讓企業正向發展的極佳案例。
台新投信總經理葉柱均指出,全球簽署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PRI)的投資機構已逾3,000家,所管理的總資產規模超過103兆美元,凸顯以往被認為是額外成本的企業責任,現在卻被視為營運決策是否穩健、投資是否具有永續性的指標之一。同時,包括歐美台等10國都已明文立法,將ESG因子納入其退休基金標的篩選準則,牽動全球超過9兆美元資金。
在ESG國際潮的推波下,葉柱均呼籲,身為資產管理業者,需充分認識ESG對地球、企業與投資方將創造三贏局面,一方面ESG可對企業獲利產生正循環,一方面ESG企業的具備擁有較透明的財報以及相對穩定、低風險的營運狀況等二大特點,對投資者也可創造投資勝算。
台灣人壽副總經理謝壯?表示,該公司對ESG具體實踐主要為透過投入公共投資中的綠色能源,包括太陽能、離岸風力等,提供長期穩定的收益,創造政府與業者雙贏的的合作模式;另在不動產新建案投資方面,除內部責任投資評估流程,亦參考國內外綠建築標章,建造符合環境綠色建築。<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