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養信託可連結長期照護各商品,為金管會鼓勵金融業者大力經營的高齡金融領域,但此類信託承辦仍以公股行庫最為積極,據信託公會昨(5)日公布統計資料,華南銀行2018年新增2,454受益人最多、信託金額以合庫銀新增29億元遙遙領先。 去年安養信託新增的受益人數前五名除華銀外,依序為台灣中小企銀的1,498人,土銀1,277人、合庫1,043人和台銀969人;去年新增安養信託財產本金除合庫逾29億元,依序為一銀16.64億元、台企銀12.14億元、土銀6.83億元及台銀6.01億元。 據統計,2018年國人累積的信託財產金額近170億元,累計受益人數達18,384人,去年新增的信託金額近高達91億元,受益人數則新增8,528人。信託公會表示,開辦兩年多,首年宣導觀念,衝刺人數,去年起民眾逐漸願意投入金額,因此在評比項目中,就拉高信託金額。 安養信託開辦兩年多,以往都是公股行庫的天下,去年起民營行庫開始跟進,據統計,北富銀2018年信託財產本金新增4.44億元、新增受益人達105人,拿下民營行庫雙冠,北富銀去年的信託本金餘額市占率也躍升至第九名,由此可見,銀髮商品不僅公股行庫注重,民營行庫也開始動起來。 行庫主管說,安養信託吸引年收入位於100萬元至200萬元中產階級投入,由於信託財產受到信託法的保障,並由專戶獨立管理,不會受到委託人與受託銀行財務惡化影響,且可避免子女不當占用,對僅存的老本,有足夠的保障。 所謂的安養信託,委託者能透過一次或分次方式支付信託財產(包含保險金、有價證券或不動產等財產),由受託銀行依契約內容,分散運用於存款、基金、連動式債券以及上市櫃績優股等,風險低、穩定的投資理財工具,其收益再依委託人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給予,目的就是為老年安養的財產管理、安養照護、醫療給付等項目。 舉例來講,委託人與受託銀行簽訂契約,以委託人最後生存日為信託期限,期間內,自己與配偶為受益人,且享有信託收益,信託期滿則以子女或公益機構為信託財產歸屬人,結束後銀行會將信託財產交給指定受益人,如此一來,不僅老年生活有保障,也可照顧遺族。<摘錄經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