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入冬季,保險局宣布,核准國內首張以溫度作為理賠依據的「 溫度參數養殖水產保險」,這張由富邦產險設計,承保期間是每年1 1月到3月,若連續9小時以上達到低溫10度,造成養殖魚塭的損失, 將依保單公式理賠。
近年天氣異常,動輒出現破紀錄的高溫、暴雨及低溫,造成農作物 等重大損失,因此金管會與農委會即積極協調各產險公司推出農漁產 保單,協助農漁民轉嫁氣候異常造成的農漁產損失。
保險局核准以氣溫作為理賠依據的溫度參數養殖水產保險,主要是 針對低溫寒害造成的養殖魚群損失,依承保的漁塭面積25%及50%作 為理賠範圍,保額大約是100或200萬元,被保障的漁塭在11月到隔年 3月期間,若氣溫出現連續9小時以上觸及10度的低溫,即達到保單理 賠標準,若24小時以上即幾乎全賠,可免傳統保單勘查實損損失等複 雜的理賠程序。
4月保險局已先核准台灣產物推出國內首張「降水量參數養殖水產 保險」,這是針對暴雨的損失,當時主要是屏東枋寮養殖高經濟價值 的龍膽石斑常因暴雨沖失,保單承保範圍即若48小時內降雨達523毫 米,保單即啟動理賠保額30%,但若降雨低於523毫米,損失在30% 以下,由漁民自行負擔損失;若降雨達623毫米,即理賠100%,每萬 元保額一年保費900元,農委會及縣市政府應可能給予一定保費補助 。
保險局表示,近年推出的農作物保單,包括「梨農作物保險」(即 105年10月替代原「高接梨農作物保險」)、「芒果農作物保險」、 「降水量參數養殖水產保險」及「水稻區域收穫農作物保險」,水稻 險投保件數最多。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