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壓力,與中鋼長遠發展,中鋼董事長翁朝棟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他決定找回中鋼人的使命感和價值觀,讓同仁勇於負責、承擔,他同時將中鋼定位為「精緻的鋼廠」,除積極發展高質化產品,以提升公司競爭力和獲利能力外,也將強化技術行銷,協助下游產業升級,建構成為最精緻的鋼廠。以下是翁朝棟受訪內容摘要:
找回中鋼人使命感
問:董事長是一輩子的中鋼人,希望將中鋼帶往什麼方向?希望將中鋼打造成什麼樣的企業?
答:我是民國69年初進入中鋼服務,當時第一任董事長是馬紀壯、總經理是趙耀東,後來馬紀壯升任行政院秘書長後,由趙鐵頭接董座,建立了中鋼的制度和確立中鋼精神。我進中鋼時,只有一座高爐,於67年投產,正進入第二階擴建,迄今已工作37年,見證了中鋼的成長,記得中鋼建廠時,員工都很勤奮工作、不眠不休,不像現在有些年輕人不想加班。過去,我擔任行政副總時,曾接待惟覺大師,我誠懇的問大師,為何現在有些年輕人那麼計較加班,和要求一些福利,不像創建時同仁一心為中鋼付出?大師回答,中鋼四階擴建完成後,要往哪一個方向走?下一個目標是什麼?要讓員工知道,這樣員工才有方向、有使命感,才會努力。
中鋼現有四座高爐、加中龍二座,合計有六座高爐,未來已沒有高爐的發展空間,中鋼面臨產量瓶頸,如何突破瓶頸?是中鋼未來重要課題。事實上,鋼鐵業在去年11月經行政院報環保署核備後核定,是台灣第一件政策環評的產業,台灣不會再增建高爐廠,電爐廠也只能汰舊換新,因此中鋼只能向外發展,推動新亞計畫,向東協發展,包括投資中鋼住金和台塑河靜煉鋼廠,以貼近市場。主要考量台灣土地有限,長不出大樹,必須借著別人的土地,才可能長出大樹,因此中鋼市場向海外延伸,希望在東協和印度建構另一個生產基地。
技術行銷開拓市場
問:中鋼在東協國家有可能建高爐廠嗎?還有中鋼的定位是什麼?
答:台塑河靜鋼廠設立後,越南不容再設第二座高爐,越南北邊大陸廣東已設有湛江大鋼廠,投產第一年就賺錢了,附近也有防城港鋼廠,所以河靜之後東協沒有發展高爐的空間了。只有印度還有空間,但鼓勵自己的企業優先設廠,先卡位較佔優勢,像韓國早就進去設廠,其熱軋銷到印度有低關稅保障。
中鋼在思考自己的競爭力時,也要思考台灣整體產業競爭力,必須協助下游發展,因此往高質化發展,才可能提升競爭力,且不能只考量中鋼賺錢,下游也要賺錢才行。根據世界鋼鐵動態公司(WSD)去年公布世界級鋼鐵企業競爭力排名,韓國浦項第一、日本新日鐵住金第二、美國紐柯第三,中鋼排名11、寶鋼排名23。
中鋼未來要努力的是技術行銷,協助下游產業,提升用鋼產業升級。譬如投資富田,提供較薄的可級電磁鋼片材料給富田做電動車馬達,且投資宏利開發汽車用的熱沖壓力部件,及直接供料給美國特斯拉公司生產電動汽車,形成一個供應鏈,主要是協助下游開拓市場。且考量後有追兵下,中鋼加強研發能量,包括成立研發聯盟、設立雲端中心、提供數位化服務、研發數位化手工具等,也應學習日本人先找好學生再建學校的精神,幫忙下游找好通路。像泰國是日本位於東協的最大汽車生產基地,它要進入越南前,要求越方先提供汽車發展政策,我們也希望越南能先提供鋼鐵工業發展策略,這部份中鋼擬結合鋼鐵公會及中華經濟研究院從旁協助,與越南智庫一起合作,以帶動下游產業開拓東協市場通路。
加強三品才能勝出
中鋼定位為「精緻化的鋼廠」,目前全球鋼鐵供過於求,大陸生產過剩,年產能達11億公噸,消費量只有7億公噸,中鋼總產量近1,500萬公噸,排名全球第22名,獲利率卻是亞洲鋼廠中的NO.1。惟在產能發展受限下,我們只能朝產品、品級及品質精緻化發展,也只有發展高質化、差異化及價值創新,即加強三品(品質、品級、品種),才可能勝出。另加強技術行銷,和投資下游,讓下游購買中鋼的材料,除汽車用料外,有人說德國的手工具比較好,就請人買回來研究,結果發現它的冶金技術較佳,我們就可協助下游從原料開始改善,以開拓訂單。
加速培育年輕世代
問:未來2年任期內最想要做的事?
答:中鋼未來5年有2,500名員工退休,未來10年更有4,500位退休,其中一半是中高階主管,因此加速培育年輕世代人才和做好傳承工作,是我任內最迫切的工作。且推動轉爐石資源化、提升集團綜效、創新價值,強化競爭優勢,創造集團經濟效益,尤其要提升中鋼人的價值觀─誠信和正直、找回中鋼人的使命感,及中鋼團結、企業、踏實及求新等四大建廠精神,讓同仁勇於負責和承擔,讓中鋼成為員工心目中的幸福企業、股東心目中的優質投資標的,及鋼鐵同業心目中提升產業鏈價值、厚植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領頭羊。<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