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保單催生聲聲慢,截至目前為止仍只有一張水梨保單,國泰產所推的芒果保單日前已送金管會核備,產險公會表示,若一切順利,預計在年底前、甚至11月即可問世,以趕在明年3月芒果樹開花前,可以讓農民投保以減少天災損害。
台灣每年農業生產遭受颱風、水災等天災侵襲,估計損失金額動輒數十億元或百億元以上,若以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為例,當時台灣農林漁牧估計及民間設施損失約165億元,然保險填補率卻只有1.24%,至於農業損失的保險填補率幾乎是零。
因此,每次颱風或者豪大雨過後雖造成極大農業損失,但農業保險卻發揮不了分擔風險以及補償農民損失的作用。
產險業者表示,除了沒有農業保單,農民投保意願也相當低,目前農業保單只有水梨一種農作物,去年第一年高接梨農作物保險出單保費約為250萬元。
富邦產表示,今年該保單的承保品種將擴大承保至所有梨種,且承保地區範圍也擴及全省,但是農民投保情況並不踴躍因此保費金額並不多,目前內部還在規劃水稻保單以及農漁牧設備等多種農業保險。
至於國泰產規劃的芒果保單已成形,產險公會表示,該保單日前已送金管會核備中,預計最快年底前可以問市,可以趕在明年第1季芒果生產時前讓農民投保。
儘管產險公司積極研發各種農業保單,但產險公司私底下表示,若沒有政府補助大部分保費的話,初期農民投保農業保單的意願恐不大。<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