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雷大雨小,第三方支付專法今年5月底通過迄今已快4個月,但業界迴響意外冷清,迄今僅遊戲橘子、歐付寶兩家業者提出申請;金融業者透露,金管會近來已向金融業或其他代收轉付業者表態,希望大家能「多捧場」,提出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申請,但由於市場的侷限與第三方支付專法提出的1億、5億資本額門檻幾不成對比,因此出現這種「只聞樓梯響,未見人下來」的窘境。
目前包括台灣業界的代收轉付大咖級元老PCHOME,以及藍新科技、紅陽科技等這些台灣代收轉付的老牌業者,均未提出新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設立申請;業界人士對此指出,其實依照現有的營業額:「經濟部項下的第三方支付業務申請,就已足敷所需,根本不用再大費周章向金管會申請新公司。」
金融業者及第三方支付業者私下指出,大家的態度所以普遍觀望,最主要是多數業者評估,若以金管會提出的資本額5億元申請門檻,在目前純境內市場業務有限的情況下,這種資本額根本形同浪費,反而是現行的公司資本額、業務架構,直接依經濟部的現行規定提出業務申請,就可以繼續進行目前的代收轉付及小額儲值業務。
另一方面,由於現行的法律還有不少空間,也有代收轉付業者選擇與銀行業者合作,來變相進行第三方支付業務,取代另向金管會申請設立第三方支付公司;據銀行業者透露,目前至少有超過5家以上的銀行,和相關業者進行線上儲值支付的合作。
業界人士指出,目前在第三方支付的業務領域裡,最常見的就是電子商城購物的信用卡代收轉付,即第三方支付業務開放客戶購物的線上刷卡之後,再向銀行請款,然後從中收取手續費。
這位業界人士直接引數字分析,倘若業者普遍從事的信用卡代小額代收轉付為例,若一家業者向金管會提出5億資本額公司的申請,那麼業務量的日均餘額起碼得超過10億元,推算下來信用卡代收的年交易金額要超過2,000億元,才不算浪費資本額,但要作到這樣的規模,以現在市況可能非常「遙遠」。<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