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險業者指出,今年損失率過高的險種保費調漲壓力大,包括汽車第三人責任險等,今年續漲壓力大,將影響到國內超過百萬輛的汽車車主。
包括泰安產、富邦產、明台產今年都有機會調漲相關保費,漲幅約在5∼10%,其餘產險公司也有默契跟進調漲,漲幅將不超過20%。
若今年調漲,將會是第三人責任險連續第三年上漲,整體市場相關保費收入將約增加10∼20億元。
但即使連續3年調漲保費,汽車第三人責任險的體傷損失率仍居高不下,大型產險業者多在90%,部分產險業者損失率甚至仍在100%以上。
汽車第三人責任險的體傷損失率若超過100%,指的是每收100元保費,一年理賠金額就超過100元以上,若還要再加上業務員獎金、人事開支,毫無利潤可言。
產險業者指出,一般合理的損失率約為65%,若要符合此水準,目前市場上的汽車第三人保費平均要再調漲一倍,才能達到。
但由於目前投保汽車第三人責任險的車主超過6成,保額平均超過 200萬元,為了避免一次調漲對保費衝擊太大,業者傾向分兩次調漲,每次漲幅約5∼10%。
據悉,保險局私下同意產險業者一年最多調漲兩次保費,但調漲幅度不能太高,最好一年不要超過20%。
受到高損失率影響,產險業者近年備感壓力,以目前死亡車禍為例,平均和解金額在400∼450萬元之間,與過往的350萬元行情來得高,最近甚至出現千萬元理賠判決。<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