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作地震保險業務量最大的富邦產物保險公司,在日前舉行創立50周年慶祝酒會中,董事長石燦明宣示要成為台灣承保地震保險第一品牌,為台灣民眾生命及財產作最完整防護網。今年國際社會巨震新聞頻傳,海地、智利、紐西蘭及日本相繼發生大規模毀滅性的地震,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活動也十分頻繁,平均每年大小地震超過4千個,民眾暴露在住家財物及人員損傷的高度風險下,如何規劃地震保險,來保障生命及財產安全,是國人應深思的課題。
富邦產險個人商品部資深協理陳維格表示,根據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會的99年最新統計,全台灣的住戶只有28.41%投保地震險,且多數是因應銀行房貸而投保,換言之,萬一台灣發生類似日本311大地震,還有高達7成以上的民眾暴露在無地震相關保障的風險中。因此在規劃地震保險時應從幾個角度去考慮。
1.檢視自身居家既有保單-根據日本官方統計,1995年阪神大地震,總共造成日本逾10萬戶民房全倒、14萬戶民房半倒以及6,437人死亡,累計的保險損失約783億日圓,加上過去累計大大小小的地震經驗,更突顯日本民眾投保地震險之需求。
2.讓地震的遺憾與損失降到最低-陳維格指出,台灣一般房貸的住宅火險即已自動涵蓋「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其保障因地震或地震引起火災、爆炸、地層下陷、開裂及決口,造成房屋倒塌或不堪居住達到「全損」規模時予以理賠,理賠金額最高新台幣120萬元,外加臨時住宿費最高18萬元。但若以房屋動輒數百萬來看,「基本」地震保險120萬的保障仍稍嫌不足,且由地震所造成房屋牆壁龜裂,常因未達「全損」理賠標準,消費者的損失無法獲得補償。若要足額投保,可進一步加保「超額地震保險」或「擴大地震保險」(見附表),才能讓自身財產保障更加周延。
陳維格特別提醒,規劃完備的住家保障,應包括地震、颱風等天災造成的財產損失保障,火災或竊盜等人為造成財產損失及額外費用補償的保障,家中成員人身保障,及對第三人造成體傷與財損的保障等。因此富邦產險推出住宅火險「新寶貝家」專案,首度將「住宅火險、住宅地震基本險、擴大地震基本保險、颱風洪水險、災害費用補償險、家庭成員意外責任險、家庭傷害險、竊盜險」所有常見的住家災害統統包裝進來,除加強建築物本身的保障外,亦可讓全家人享有居家財產、額外費用、傷害醫療、日常生活責任四大保障。
舉例來說,以台北市5層樓高特二等建築、保額100萬為例,每天只要18元,輕輕鬆鬆即可享有最周全的保障,讓心愛的家園享有最完整的保障。消費者可依其實際需求及保費預算考量搭配承保。地震的災害預防除了平時準備及提高警覺,並注重各種震災的防備外,同時應加強個人及家庭在地震時的安全防護要領及避難對策,而不可或缺的地震保險規劃,也才能讓地震的遺憾與損失降到最低。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