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董事長張家祝多次宣示,金虎年重點在銷售。銷售時的兩大
重點即是通路與客戶;中鋼要強化銷售,應做好客戶關係,尤其
在上游鋼材持續激增、缺料問題逐步緩和的情況下,鋼鐵用戶在
市場的地位將慢慢提升,要能做到「與客戶站在一起」,才會是
贏家。
國內鋼鐵年消費量2,200萬公噸,中鋼產能1,000萬公噸,只能滿足
一半需求,僧多粥少,下游巴望中鋼料源,使得業界在鋼鐵價格
、鋼材分配上,都以中鋼馬首是瞻。
但中龍高爐擴建逐步完成,三年後台灣將增加500萬公噸鋼材,
增幅達50%。現階段全球鋼鐵在建產能,更高達6,000萬公噸,相
當於六個中鋼。
換句話說,鋼鐵供不應求的情勢,極可能轉變為供過於求,中鋼
無法永遠扮演支配者角色;中鋼儘早與下游結合為緊密的夥伴關
係,對台灣鋼鐵產業愈有利。
另一方面,中鋼八年前與亞洲高爐廠達成高度「默契」,彼此談
好不削價競爭,共同維護鋼鐵產銷秩序,這項戰略雖然有效穩定
國際鋼價,後遺症也浮現。
金融海嘯期間,中鋼減量,下游被迫向外採購,但日韓大鋼廠為
維持「默契」,賣到台灣的價格比賣到東南亞、中東的貴很多,
「默契」讓台灣下游鋼廠付出較高的成本,日韓鋼廠大賺台灣錢
。
歷經不景氣洗禮,以及衡量國際鋼材供給增加,下游想組成「採
購聯盟」挑戰中鋼,有其市場背景。中鋼是傾國家資源創立,若
能打開宏觀視野,以台灣整體鋼鐵產業榮枯為念,上下游必可共
榮,是國內鋼界之福。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