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1 Chris 電動車 、 電池 、 2025
根據美國銀行全球研究 (BAC) 報告,全球電動車電池供應量最快在 2025 年,就會面臨用盡的威脅。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為了對抗氣候變遷,最近全球各國各級政府都推出了自己的電動車推展計畫,像歐盟、美國加州都計畫將從 2035 年起禁售燃油車、日本說是 2030 年代「中期」,致力於環保的挪威與荷蘭更早,2025 年起就禁售了。
這些大限是推動電動車發展的重大助力,但在時間限制來臨,電動車卻可能會先面臨一個更頭痛的大哉問:電池到時恐怕不夠用!根據美國銀行全球研究 (BAC) 報告,全球電動車電池供應量最快在 2025 年,就會面臨用盡的威脅。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份報告事實上很看好電動車的發展前景,認為包括純電車 (BEV) 、插電式油電混合車 (PHEV) 在內,所有電動車全球滲透率將在 2025 就會達到 23%、2030 則會 40%,到了 2040 則上看 67%,屆時油車就會是少數。
不過依照他們數據所模擬出的供需模型顯示,照這樣發展下去,全球電動車電池產量將在 2025-2026 年就會出現供不應求,市場陷入無電池可買的窘境;而電池產能利用率到時候將高達 85%。
為什麼會這麼缺電池呢?跟新冠肺炎其實有關係!研究團隊發現疫情讓全球對於石油和汽油的需求大幅下降,並讓再生能源發電量顯著成長,太陽能、風電全球發電量在 2020 年個別成長了 19% 和 10%;研究團隊預測,再加上同時越來越多企業、製造商都會把 ESG 標準(永續投資)列為經營的重要指標之一,讓商業營運採用電動車的比例越來越高,將會間接但大幅加速電動車的普及率。
這份報告明確指出,在上半年汽車主要的設備製造商都明顯提高了電動車的產能目標,因此研究團隊上修了未來美國電動車的滲透率預測數字。在最樂觀的設想條件,也就是拜登政府真加碼電動汽車補助款拉到 1 萬美元,共售出 4,500 萬台電動車的狀況下,美國只要到 2025 年電動車滲透率就會到 25%、2030 就能到達 50%(若照目前速度正常發展下去,這兩個數字只有 7%和 20%。)
報告也預測,全球到 2030 年電動車電池的產能利用率會上升至 121% 左右;既然超過 100%,也就代表電動車未來 2-3 年將會為電池付出新一輪的大規模資本支出。
不過要注意的是,這份報告是依據現有的「鋰電池」全球市場現況所下去評估的,若這幾年中電池產業出現大規模商用化新材料的話,現況也可能會被大幅改寫,搞不好這幾年鋁電池、鎳氫電池就突然爆發改寫產業也說不一定呢?
也是集團佈局最完整的電池概念股
台泥(1101)公司收購歐洲儲能公司NHΩA股權案達陣,台泥總計砸下1.32億歐元(約新台幣44.7億元),取得NHΩA公司60.48%股權,正式入主成為最大股東。台泥也一躍成為全球儲能系統建置容量第四大的公司,與Fluence、NEC和Tesla(特斯拉)等頂尖企業並列。
跟下列這則新聞連在一起看
www.storm.mg/article/3821317
歐盟執委會14日公布一系列氣候政策,最受注目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又稱碳關稅),自2023年起試行,2026年起正式實施;同一天,美國民主黨亦要求針對自高汙染國家進口貨品課稅。歐美均企圖透過貿易政策來對抗氣候變遷,對於高度依賴出口的台灣,衝擊非常大,減碳是必須走的路,不僅為了下一代,更攸關企業的生死存亡。
歐盟執委會14日公布12項氣候政策草案,包括擴大碳交易系統(ETS)適用範圍,2030年再生能源占比達40%,2035年禁售新燃油車,推動「碳邊境調整機制」,提升能源效率等,共同邁向一個公平、綠色、繁榮的未來,目標為2050年成為全球第一個達到氣候中和的大陸。
從歐美政策方向來看,綠能、儲能、電動車產業將是未來數十年的趨勢,台泥收購儲能公司ENGIE EPS後,成為全球儲能系統建置容量第四大的公司,台泥在綠能這塊的布局,應該是國內最完整的企業,已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期待張董之後宣布特定人增資100E的對象是誰,個人猜測可能找鴻海(電動車最積極且有財力),或是找國際大廠合作,畢竟100億已經不是小數目,進來的應該都會是有頭有臉的企業才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