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競標、施工到集資一直風波不斷的高鐵,在增資過程不順遂的情
況下,正面臨資金「斷炊」、明年10月底可否如期通車的嚴峻挑戰
。如果高鐵資金無法順利到位,導致工程停擺,這件5,000多億元的
重大建設案,恐將引發一連串嚴重的金融問題。
目前包括高鐵沿線土地徵收、闢建高鐵車站聯外道路和五大車站特
定區開發,政府已經投資1,600多億元。而台灣高鐵公司明年通車前
資本額將達1,420億元,向銀行團融資3,233億元,總建設經費高達
5,400多億元。
現在雖然高鐵土建、車站、軌道、維修基地與核心機電系統等工程
,進度落後7.95%,但施工情形良好,所以交通部官員認為,工程與
技術絕對不是問題,最大的難題在於資金的取得,畢竟巧婦難為無
米之炊。
以目前的狀況來看,高鐵公司內有在野黨的抨擊,外有國際商會不
利的仲裁判斷,使得原本已經裹足不前的資金,再度縮手,何況高
鐵公司工程支出還超出預期600餘億元,龐大資金需求的壓力可見
一斑。
所以儘管高鐵公司對資金籌募狀況表示樂觀,但交通部仍不敢掉以
輕心。高層官員分析,現在政府連延續性的捷運工程款都拿不出來
,那有財源來強制收買高鐵,屆時銀行團已貸款的融資恐得分幾十
年償還,後續可能衍生的呆帳問題不容忽視。
由於高鐵資金籌措不順利,通車時程將連帶受到影響,台灣高鐵公
司總經理劉國治昨天首度鬆口,94年10月底不一定可完工通車,但
交通部與行政院仍堅稱以該時程為通車目標,政府與高鐵公司對通
車時程看法迴異,各說各話,凸顯出高鐵潛在問題的嚴重性。
相關官員指出,今、明兩年高鐵須支付工程款各約1,000億元,只要
資金不到位、工程款付不出來,後續衍生的複雜問題就會接踵而至
,因此,政府應正視此一問題,否則再怎麼強調94年10月底要通車
,都將成為難以兌現的支票。
<摘錄聯合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