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民國99年台灣纖維酒精公司,以及中油與味丹合組的生產團隊陸續退出後,環保署昨日通過台糖南靖糖廠增設生質酒精工場的停止開發案,正式宣告政府期望以生質酒精取代部份汽油,降低台灣對原油依賴的政策遠景破滅,只能說,在生產條件與排除市場障礙等問題無法解決下,要發展生質能源何其困難。
業者相繼拿出數億元至數十億元的高額經費跟隨政府號召,投入生質酒精生產的行列,就是希望面對國際原油居高不下的窘況,台灣作為缺乏資源的海島型國家,一來可以降低對原油依賴,二來還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經建會於96年甚至表示,這相當於打造了550座大安森林公園。政府喊聲,業者配合,結果呢?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於98年已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但是生質酒精的配套措施並未一步到位。業者要徵收甘蔗田作為生產之用,相關補助辦法沒有出爐;待生質酒精產出後,期望可推動國內汽機車在汽油中添加3%生質酒精,讓產品有銷路的「E3政策」亦未訂定執行辦法。加上政黨輪替,能源政策轉變,農委會也對於大量種植甘蔗,未來恐將影響稻米種植與國內糧食自給而持反對態度,在在景況都讓業者寒心。
對於國家重大政策,一來政策要有延續性,無論哪一黨執政,應延續施作,避免開回頭車,否則落得兩頭空。二來既然要推動全國政策,則配套措施應一併擬定、落實,不然業者拿著鉅款跟著政府走到死胡同,損失的金錢、時間究竟誰該負責?落得兩頭空的台灣能源發展才是最大受害者。<擷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