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心科成立於2005年3月,由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擔任董事長,IC設計服務廠智原 (3035) 前業務副總經理林志明擔任總經理,主要提供嵌入式微處理器核心智財及相關硬件、軟體發展平台與工具鏈。
晶心科目前股本為3.56億元,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持股16.22%,聯發科旗下翔發投資持股15.08%,聯電 (2303) 旗下宏誠創投持股4.86%,智原旗下勝邦投資與智宏投資合計持股6.61%。
隨著產品逐步被應用於手機、筆記型電腦、衛星導航、遊樂器、數位相機及DVD影音裝置等領域,晶心科去年營運順利轉虧為盈,稅後淨利44萬元,每股純益0.02元。
晶心科今年來營運延續穩定成長,上半年合併營收1.14億元,稅後淨利743萬元,已超越去年整年度水準,每股純益0.21元。
市場需求正旺
天時,地利,人和都向著它
2015年09月18日 04:10 記者楊曉芳/台北報導
小字型
中字型
大字型
點閱183 我要評比
2/100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Google+
分享至Twitter
分享至Weibo
聯發科集團旗下IP授權廠晶心科(6533)看好物聯網對數位信號處理應用需求,推出最新輕薄、低功耗且高性能的32位元處理器矽智財(IP)AndesCore D1088,晶心科指出,該IP將可應用於車聯網及機器人所需的傳感器設備、智能儀表、生物識別等物聯網相關應用。
晶心科於今年8月6日以120元登錄興櫃,隨即在興櫃的成交價即面臨回檔修正,觸及低點52.25元之後反彈,昨日興櫃成交價為81.50元,站上所有短天期均線。
晶心科在7月、8月正逢授權金認列較少的月份,因此連續兩個月營收下滑,不過,相較於去年同期皆交出成長表現,累計前8個月營收為1.51億元,年成長率達16.73%。
晶心科短期營運受到季節性影響,不過,長期仍具成長機會。由於嵌入式處理器發展低功耗的處理器核心IP已逐步受到更多物聯網相關產品所應用,加計目前為32位元處理器的IP授權競爭對手減少,除了安謀之外,還包括有Synopsys併購的ARC處理器技術、以及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併購的MIPS,因此中長期IP授權客戶量正累積中,而晶心科正快速推出新IP以因應多樣化的物聯網需求。(工商時報)
民國104年08月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營業收入淨額
本月 16,950
去年同期 16,111
增減金額 839
增減百分比 5.21
本年累計 150,664
去年累計 129,067
增減金額 21,597
增減百分比 16.73
備註
昨日的大漲是否為今日的公告營收舖路!!
2015/09/09 11:21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江俞庭台北報導】聯發科 (2454) 今報復性反彈大漲9%,值得注意的是,聯發科集團成軍,轉投資包括晶心 (6533) 今大漲8%、絡達 (6526) 亦大漲7%,而奕力 (3598) 、立錡 (6286) 則在平盤附近。
聯發科面臨中國大陸展訊、高通競爭,透過併購來壯大自己已成趨勢,尤其先前併下晨星有不錯綜效並打響名號,聯發科今年發動一連四起併購案,包括透過子公司翔發併下嵌入式快閃記憶體廠常憶,透過子公司晨矽、晨發,分別併下曜鵬、奕力,強化影像處理IC、面板驅動IC,最近又併下類比IC廠立錡,以瞄準物聯網產品。
聯發科集團越來越壯大,轉投資公司─無線通訊晶片廠絡達、原創性32位元微處理器IP─晶心,今年陸續登錄興櫃,這股半導體併購狂潮恐怕只會越演越烈。
聯發科化身IC設計界鴻海 蔡明介終成教父角色
2015/09/09-趙凱期 雖然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曾戲稱不喜歡「教父」這個稱謂,因為教父的下場都不是太好,在聯發科集團連續收編多家兩岸極具競爭力的IC設計公司之後,公司內部也不諱言,未來將以類似虛擬集團及家族的方式,來各自努力、各自打拚,蔡明介終究還是被拱上了家族教父的這個位置。
在教父守護且擴充地盤的天命任務下,聯發科家族向外擴大各個晶片市佔率已勢在必行。甚至以目前聯發科虛擬IC設計集團所跨足的各種晶片領域,從各個產品市場及追求任何可能再擴大集團勢力的機會來看,要說聯發科已成為兩岸IC設計產業界的鴻海,其實也不為過。
蔡明介目前以聯發科行動裝置、智慧家庭晶片平台為主攻,晨星顯示器相關晶片平台為助攻的布陣方式,應該就是未來集團軍作戰的主要戰場。搭配匯頂的觸控IC、立錡的類比IC、奕力的LCD驅動IC、曜鵬的無人機晶片、晶心的嵌入式MCU、絡達的無線連結晶片、mCube的微機電(MEMS)技術,分別擔任前方市場偵察及後方勤務支援的角色。
由於聯發科虛擬集團已確定將用家族的方式來進行彼此間的晶片與市場合作計畫,所以聯發科未來仍有繼續坐收小弟的可能性,而業界則直指感測元件及MEMS技術,將是公司購併參謀單位的下波重點。
熟悉聯發科人士指出,蔡明介短期在決定購併與否的關鍵考量點,仍是以強強合作、錦上添花的想法為主。也因此,能經過蔡明介首肯加入聯發科家族的,都是聯發科有能力拉新進家族成員一把,並將其主力晶片放在聯發科、晨星平台上行銷,以便擴大市場影響力。
這點從曜鵬的無人機晶片、奕力的LCD驅動IC及立錡的類比IC,都可看出聯發科大方向思惟。因此其他比較大型的台系IC設計公司,或與蘋果(Apple)業務相關的IC設計業者,雖然競爭力強、公司體質也不錯,但在既無法錦上添花也難以雪中送炭,未來要想直接加入聯發科IC設計家族的機會其實並不高。
再來,聯發科這波收購台灣IC設計公司動作中,所隱藏的收編人才計中計,不僅有濃濃的台灣IC設計人才資源重分配的味道,避免重複浪費,也讓儼然成形的聯發科IC設計家族,越來越像下游的鴻海家族,什麼都作、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
其實台灣每個成熟的科技產業,終究都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公司,聯發科虛擬IC設計集團2015年前3季營收已佔去台灣前十大IC設計公司逾60%水準,更可望超越所有台系IC設計公司一半之強後,蔡明介越來越像教父、聯發科越來越像鴻海的角色定位,其實已沒有回頭路可走。
信號延伸指令處理器 D1088
台灣 新竹】主打輕薄精巧、低功耗與高性能的32位元處理器IP領先供應商晶心科技(Andes Technology Corporation) ,推出具有數位訊號延伸指令的高效率處理器 AndesCore™ D1088。D1088具有超過130個DSP及SIMD指令,並且運用C/C++編譯器及優化的DSP程式庫,可以使演算法的程式撰寫更為容易、更有效率。
數位信號處理已被廣泛的運用在傳感器設備、智能儀表、生物識別、通信領域、音頻、語音、圖像處理、醫療器械、工業和汽車等領域。D1088不僅具備包含飽合運算的一般常用DSP指令,還內建8位元及16位元的SIMD指令,可在一個時脈同時執行4個8位元或2個16位元的指令運算,大幅提升在矩陣運算、濾波器、傅立葉轉換及統計方面的執行效率。除此之外,D1088也支援64位元的加減及與乘法混合的運算,以因應多媒體的各類應用。
D1088為加強在不同應用的效能及縮小程式碼,特別增加許多有效率的指令。例如: SIMD指令除涵蓋傳統的加減乘外,還增加左右移位(shift)、最小、最大及絕對值等,來強化平行運算的能力;在語音常用的飽和指令方面,增加了左移、右捨移(rounding and shift)、最高位元(Most significant word) 32x32乘法及精心設計32位元特殊指令以取代使用冗長的64位元運算的需求;D1088並提供ZOL (Zero Overhead Loop)指令來除去迴圈分支的負擔,將有利減少程式碼並提高效率。
晶心科技技術長兼資深研發副總經理蘇泓萌博士表示,D1088是基於5級管線設計的全方位處理器,除了延伸的DSP指令,D1088還提供豐富的配置選項,以匯流排(BUS)為例,除了傳統的AHB bus外,還有高效率的AXI bus可選用。D1088的指令及資料快取記憶體亦有助提升整體SoC的效能,該記憶體管理單元(MMU)可支援Linux作業系統,而記憶體保護單元(MPU)則可運用在即時作業系統(RTOS)。在處理器效能方面,D1088可發揮2.41DMIP/MHz的功效,超越業界領先廠商的同級產品達55%。頻率方面,由於同級產品只有3級管線,在同樣的製程及操作條件下D1088勝出50%,且面積及耗電表現毫不遜色。總結與同級產品在DSP主要應用功能的比較,D1088在效能方面平均超出40%,程式大小卻平均僅需其50%,而與浮點協同處理器 (Floating-Point Coprocessor)搭配的基準測試更有高於27%的表現。D1088整合優越的硬體效能與最佳化的DSP程式庫,充分滿足各種應用的需求,可協助客戶縮短開發時間、輕鬆研發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晶心股價低估,陸資頻頻須寒問暖,大股東全力護盤!!
晶片功能愈趨多元 軟體設計角色反加重
2015/09/03-莊瑞萌
隨著市場對晶片功能不同需求出現,以往半導體產業偏重硬體主導設計的趨勢已開始轉向以軟體為主。分析師認為,隨著半導體產業發展過程不斷更新,軟硬體合作或各自獨立發展為自然常態,甚至可達到互相提攜的結果。
據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網站報導,在晶片與系統廠商內部軟體工程師角色已越加吃重,在手機或平板晶片廠商內最為明顯,其餘在伺服器、網路與物聯網(IoT)及萬物聯網(IoE)等晶片廠商也出現同樣情形。
在1990年代起,IC設計行業出現後,過去軟硬體合作情形逐漸出現區隔。但隨著半導體產業近期出現大型購併以及蘋果(Apple)、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Google與亞馬遜(Amazon)等系統商崛起,再度提升軟體在設計的分量。
分析師指出,即使硬體在系統運作扮演重要功能,但軟體在決定採用哪種功能以及其優先順序上,決定權已開始吃重。對此,eSilicon副總表示,軟體正帶領硬體的前進方向,雖然軟體不會取代硬體,但發展已趕在硬體之前。
從創投趨勢也可看出端倪,因為據美國國家創投協會(U.S. 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指出,軟體創投金額2013年成長77%,到2014年已來到198億美元。
不過,雖然創投在晶片或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新創公司較不明顯,但創投市場對開發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技術新創公司仍有興趣,上述技術皆須倚靠專門硬體來執行演算任務。另外,目前也出現針對特殊目的而設計的軟體,也帶動許多不同作業系統(OS)開始出現。
例如安謀(ARM)在2014年10月推出mbed以及Google隨後推出的Brillo與華為的LiteOS都是例子。其餘市場熟知的OS,還包括TinyOS、思科(Cisco)的NX-OS與英特爾(Intel)及明導國際(Mentor Graphics)早期作業系統等。
益華電腦(Cadence)System Development Suite產品行銷部門主管舉例,智慧型手錶或計步器就擁有一個小型OS,等於某些特殊功能的元件也有低階OS。
Sonics技術長則認為,軟體在設計的重要性增加,是從智慧型手機出現開始,OS環境決定何種硬體有用,其關係就像當年微軟(Microsoft)與英特爾一樣。由於應用程式(App)開發商必須在不同晶片上執行編碼,也讓軟硬體設計比以往更加緊密,且在物聯網時代,系統重要性更將超越軟硬體。
近期主流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業者開始重視軟體,也可看出半導體產業硬體商倚重軟體的時代已來臨。其中又以新思科技(Synopsys)在2014年買下Coverity最為明顯,而且其實大型EDA廠商近期已開始在軟體上進行蜻蜓點水式發展。
Aldec總經理也表示,晶片設計重視軟體,也為硬體帶來好處,因為越早測試軟體,可讓硬體進行更多測試,以便找出以往硬體無法發現的問題。對此,Arteris執行長則以軟體定義硬體(software-defined hardware)來形容這種趨勢。
不過,所謂軟體帶動設計定義也大不相同,目前主要EDA廠商都認為,應該使用硬體原型來開發早期軟體,其中又應著重在驅動程式(driver)上。換句話說,可依功能來開發更客製化的硬體規格,而其功能可依App或業者需求直接在軟體或硬體上定義。
明導國際模擬部門主管表示,即使不同公司著重不同,但在軟體端對功率帶來的影響,會比在硬體上調整更為深遠。因此,也代表軟體工程師肩負責任更加重,例如設計必須符合功耗規格要求。
分析師指出,隨著執行編碼效率問題在軟體端逐漸被重視並被解決後,也會帶動硬體的改變。而且當軟體逐漸為了迎合特殊功能而被開發,從軟體的改變也會大幅影響硬體的設計。
DIGITIMES中文網 原文網址: 晶片功能愈趨多元 軟體設計角色反加重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Cat=40&id=0000441237_QKV1IA874UFK8S6QLLSTB&query=%B3n%C5%E9#ixzz3kdnTzfym
上游=========================>下游
製成廠 ==========>
(台積電)
零組件廠 ========>
(大立光)
IP廠 ==> 晶片廠 ==> 系統廠 ==> 代工廠 ==> 產品
(晶心) (聯發科) (宏達電) (鴻海)
愈上游的掌握的核心技術愈關鍵,台積電,大立光擁有領先的技術,當下游廠商都需要它們的時候,自然就有更多的獲利
愈下游的則愈容易被取代,因為技術門檻低,大家搶著做,殺得血流成河,所以代工廠的毛利都只有個位數
APPLE雖然是系統廠但它掌握了大部份手機技術的專利,它不只賺下游的錢還賺其他系統廠的錢
以上的重點就是掌握關鍵技術才有價值,晶心是台灣唯一的CPU IP供應商,在供應鏈中處於最上游
它的角色重不重要,相信不難做出判斷
怎看聯發科兩名大將?晶心vs絡達
以現在的股價,我認為長期來看都被低估,想聽聽各位大大的比較。
我個人認為短線上絡達因獲利數據明顯,加上晶心的題材深澳,短線上還是以絡達較具投資爆發力,但是絡達有紅色供應鏈的威脅(RDA + VanChip)。
晶心基本上應該類似生技股的模式,都需要突破性的新聞,或明顯的籌碼進駐,才會有明顯的漲勢。
個人潛見: 短線: 絡達
長線: 晶心
10137614你他x的到底懂不懂晶心在做啥?CPU是所有電子裝置的核心,也就是人的心臟,沒有這個核心什麼裝置都沒法運作,這項技術一直以來都被國外的大公司綁得死死的,ARM的市占率超過八成,台灣所有的IC廠都必須跟它取得授權,IC辛苦做完量產之後,每一顆IC都得支付外商權利金,晶心花了10年的時間打下基礎培養出台灣自創的CPU,也漸漸獲得台灣一線IC廠甚至國外的廠商採用量產,CPU是極具關鍵價值的核心技術,它的重要性遠比像鴻海這種代工廠來得重要,代工毛利率永遠不到10%,落得血汗工廠的臭名卻讓外商賺走絕大部份的錢,為什麼?因為人家擁有技術啊!晶心的毛利率可是95%以上就是因為掌握了技術核心,台灣培養出自己的CPU提供本土IC大廠更有競爭力(價格/技術支援)去面對紅色供應鍊的廝殺,並且讓產值留在台灣,你到底懂不懂這個價值所在?我相信你根本不了解這間公司到底在做什麼才會在這邊大放厥詞說搞一堆公司出來害人,說這是間爛公司,看不懂我說的就去看看討論區第一篇李家同教授寫的文章,如果還是看不懂,奉勸你不要把你的生命金錢時間去關注一間你所謂的爛公司身上,真覺得那麼爛,請等上市櫃後用力放空就好
這股災情也蔓延至興櫃 尤以生技 電子為最 投資人不可不慎.
比照歐美或開發中國家對於IPO有更完善的配套措施 鼓勵新創產業創新 集中資源讓年輕人勇於創新 創業 反觀台灣執政當局 處處箝制 限制 並以稅制殺雞取卵方式扼殺IPO新創產業的發展 這幾年下來 資金出走 產業創新落後中國 韓國 甚至東南亞國家 台灣在70年代90年代的蓬勃發展於世界各地開疆闢土
似乎也畫下休止符了. 怎不令人扼腕呢?
過度的投資中國 仰賴中國市場 這苦果既將來臨 也已經開始發生了 小學生都知道紅色供應鏈將血洗台灣產業.
企業主 財經專家 投資人 基金經理人 甚至你我 都清楚問題出在哪裡!
但很怪異 很遺憾 怎麼只有執政當局不懂呢? 各位不覺得奇怪嗎?
以上純屬我個人的看法 不想與任何政治立場不同者打口水戰或做任何回應.
對於惡劣之企業主不思產業升級 印股票騙鈔票為惡者 各位當嚴加譴責.
天佑! 台灣股民.
現在賣還來的及~~~
不要自己騙自己,市場才是正確的
你認為值100元,但哪是10年後的事,你要抱10年
浩鼎於未上市投資客約59元進貨 大股東的持股成本就更不必說了
海大戶於2014/8~2015/3 陸續出貨 黃姓實戶外圍也出清持股 雖然 光頭所屬集團大力承接 市場資金似乎沒人敢碰
一套資金 能照顧多少股票 問問卷商 營業員目前的處境
鐵達尼號撞冰山了 還在研究餐桌 餐具(股價)如何擺? 有意義嗎?
一天沒做股票會死掉嗎? 小娘子得罪各位前輩 請勿見怪.
現在賣還來的及~~~
對於生技的浩鼎,您有何看法或建議?
謝謝
現在賣還來的及~~~
中肯的言論 大家應該聽進去 富晶(下興櫃) 智微(破底).....
未上市前 有賺一定要跑 不是只有證所稅問題 大股東 主力 大戶 已經改變操作手法 各位如要抱著希望 慢慢等
如藥華 寶齡 那只有椎心之痛了 上個月 正基 就是最佳寫照 28~32(未上市賣出) 都是出貨點 你捨得 就有獲利 如今只剩21~22浮沉
8/18之後 興櫃 未上市 會有一些實質改變 證所稅是重點 2016三月主力 大戶 將班師回朝 眼前各位 保守為宜 握有現金才是王道.
小娘子我 正基一役籌足學費 讓我孩子出國就讀 明年三月 再續台股 各位保重了 掰掰!
那麼愛看本益比你打從一開始就不該來看晶心
要一直重覆一樣的話實在很煩, 晶心連虧9年, 去年勉強損益兩平, 這些都是早知道的事實
去年80塊增資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新入股的像富達這種大規模的基金公司也知
它敢一口氣增2000張(成本1.6e)成為第3大股東(持股5.61%), 你以為投資經理人都白痴嗎?
沒有仔細評估過它敢一次砸1.6e在未上市的公司?
你如果覺得你比那些專業經理人強, 就快點賣, 恭喜你現在賺了, 不過投資公司不是來炒這一兩天的短線的
才興櫃第二天而已, 大盤不好跟著跌有什麼大不了的嗎? 有哪家公司只準漲不準跌的? 強如2330也有跌到70塊的時候
等半年後還是漲不上去要來嗆人不遲啦! 是在急什麼?
好的公司下趺就是買點
而不是靠杯
哈哈哈
一掛興櫃人就不見了
還是這兩天都賣光光了??
力旺假設今年EPS=6,股價313元,本益比52倍.
晶心假設今年賺1元,給52倍本益比好了,股價也才52元.
還是給晶心60倍
我看給晶心70倍好了
股價頂多70元
還是要80倍
乾脆10000倍算了...
證所稅後 未上市幾乎沒有成交量 散戶也幾乎出局了 到興櫃後 玩99張避稅
大戶則遠走他鄉或休息 企業主則玩起減資 所謂何來? 不就是抗稅 避稅 肚爛
政府的措施嘛!
主力會不知道散戶等著興櫃賣嗎? 近期XX壽險公司 以特定人轉帳 動作不停
所謂又何來?
時代在變了 中國或亞洲各國 不斷的尋求外資進來投資 集結資金 創新產業
台灣卻扼殺新創產業 殺雞取卵 資金極速外流 股市成交量放任萎縮
這也是小娘子近期看壞多數興櫃或上市櫃股票 得罪各位老前輩了.
盤面上僅剩少數個股可以賺差價 至於長期投資穩健投資人 我的言論 你們不必與我計較.
若再多言 又容易涉及政治立場與敏感話題 讓固執於意識形態者不悅 或手中持股者罵聲.
錢真的很難賺 大家珍惜了 第三季希望大家會有好運氣 賺大錢.
也是有人”苦口婆心”的叫大家快賣
幹麻如此熱心好心?圖啥?
掛牌後衝到140以上
現在上市後也有30~40的價位
那些苦口婆心的人去那了?
但一旦賺錢,那很不得了,財富累積的速度快得嚇人。
從它財報的毛利率高達99%以上就知道。
這種道理散戶或許不知,但專業的投資機構會不知嗎。
它的股本才3億多,有多少人想要它而不可得
換個角度
前一位朋友才是識貨的人
萬般打壓唱衰只是為了吃貨。
另外如果今天興櫃股大多飆漲, 就能保證晶心也會飆嗎? 反之亦然, 大家都在跌就能代表晶心也會跌?
大環境會有影響, 但最終還是各股各自表現吧, 一間公司虧損愈來愈少後損益兩平, 今年H1營收增加18%顯示成長力道未停, 特別是在您所謂的"大環境不佳"狀況下仍能保持成長, 敢問"依目前營收與前景. 投資人不可不慎" 您是用什麼數字做出這樣的結論呢?
最後, 原始股東以去年增資最貴的80元來算成本好了, 掛牌價115, 有近5成的獲利, 更何況成本並不到80元, 不曉得"該股過往紀錄讓投資人受傷慘重"又是怎麼得到的?
她的理由有兩點 一.大環境不佳 近期興櫃股票跌破承銷價甚多 二.該股過往紀錄讓投資人
受傷慘重 依目前營收與前景. 投資人不可不慎. 僅供參考了.系出同門另一支 剛上興櫃目前股價也是很難看.
我們都知道電腦裡面最重要的靈魂就是CPU(中央處理機),比方說,我們要將一個資料從某一個記憶體中拿出來,這個指令就是由CPU發出的。我們要將兩個數加起來,這個指令也是由CPU執行的。世界上最有名的CPU公司就是英特爾(Intel),可是我們要知道,現在CPU不僅僅用在電腦裡頭,我們幾乎可以說很多很多晶片(IC)中都有一個CPU。這個CPU是所謂嵌入式,藏在晶片裡面的。它的功能乃是在幫助晶片,使得它可以做很多奇妙的事情。
最容易懂的就是我們的手機裡頭一定有CPU,這個CPU處理很多與通訊有關的事情,如果沒有這個CPU,那麼我們的通訊就要完全依靠電子電路,這是相當困難的事,而且如果我們要改變通訊的規則,事情就鬧大了,因為要重新設計那些複雜的線路。有了CPU,通訊工程師可以改變軟體,這就容易得多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的手機公司,內部都有相當多的軟體工程師。
除了手機以外,很多很多的電子系統裡面都會用CPU,這些CPU都不是單獨以晶片的形式出現,而是藏在另外一個晶片裡面,所以這些電子系統是不能用英特爾所製造的CPU,而必須向一些CPU公司買一個所謂的智慧財產權(IP: Intellectual Property)。這是什麼呢?有一個方法來解釋,不知道大家看不看得懂,我們可以想像得到每一個住戶都會需要洗手間,就有人專門設計洗手間,因此建築師可以向洗手間設計公司購買洗手間的設計藍圖,然後加到自己的設計藍圖中,建築師所設計的房屋就有洗手間了。
這類公司叫做CPU IP公司。他們所提供的就是這種設計藍圖。這個設計藍圖可以提供給很多晶片設計公司,晶片設計公司自己是絕對不可能也設計一個CPU的,他們都會向CPU IP公司來購買這種設計藍圖。世界上提供這種設計藍圖的CPU公司,其實數量不多,因為CPU設計是相當不容易的,最有名的乃是英國的ARM公司。我們手機裡面大概都是用了ARM公司的CPU,除了ARM公司以外,其他知名廠商包括MIPS、ARC、Tensilica,這些公司都是很厲害的公司,其中MIPS最近被最大的3D繪圖處理器IP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y買去,ARC被最大的電腦輔助設計(CAD: Computer-Aided Design)公司Synopsys買去,而Tensilica則被第二大的CAD公司Cadence買去。這些都顯示出CPU IP公司的重要性。
值得我們高興的是,我們國家也有一家這種CPU IP公司,產品當然是CPU的智慧財產權。我首先要說明的是,CPU不容易設計,因為這牽涉到所謂指令集的問題。方才我講過,將一個資料從記憶體中拿出來就是一個指令,將兩個數加起來也是一個指令,比較兩個數的大小當然又是一個指令。一個CPU就有一個它自己的指令集(instruction set),你要推出一個新的CPU,指令集是不能抄襲的,因為這違反專利法。此外你的指令集要新穎有創意,要能包括常做的事情,且電路設計要非常有效率,否則指令看上去很好,執行的時間非常慢或耗電,那又不行了。我們國家這個CPU IP公司的指令集是完全自己定義的。
我們對岸也有一家CPU公司,他們的指令集乃是全部向MIPS公司購買,這當然省了很大的力氣,特別是在軟體開發上,可是以後就要付出很大的權利金,而且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乃是一個複製品。少了指令集可創新,他們CPU的發展也相對受到限制。所以我們應該很佩服我們的工程師有這種勇氣來挑戰世界。
要做好這一類的CPU公司,還要注意一件事,那就是它必須配合世界上大的晶圓代工公司的製程,因為別人用了你的CPU,你是不知道它要到哪一家晶圓代工廠去製作晶片的,這家公司因此要能證明它的設計藍圖在台積電、聯電、Global Foundry等的製程上,都有最好的表現。
也許有人會問,到底這家公司的CPU可以用在哪些晶片上?我所知道的是包括物聯網裝置的控制器、觸控面板的控制器、快閃記憶體控制器以及無線傳輸的控制器等,而且也賣到了全世界很多國家。當然,目前距離先進國家的幾家大公司還有一段距離,可是我們必須知道世界上能夠製作CPU的國家是屈指可數的。很多日本的電子廠商都會設計CPU,可是都是內部工程師自用,不做智慧財產銷售;缺少廣泛市場需求的考驗及反饋,日本公司在這方面的技術近年已大不如前,多轉為採用CPU IP公司的產品,而我們這家公司的CPU也已經有日本客戶。我們國家能夠有CPU公司是值得驕傲的事,最重要的乃是他們握有關鍵性技術,這個技術不是買來的,而是他們一步一腳印地發展出來的。
要花多少時間能夠做出可以大量商用為國際認可的CPU呢?應該是十年,這家公司最近為了慶祝他們十年有成,很多員工路跑十公里。這也是我們該注意的,我們有的時候要知道好的技術不是在短期之內可以做出來的,如果一個技術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做出來,別人大概也能夠趕上。如果我們有野心而沒有耐心,那我們絕對不可能有非常好的技術水準的。
從這家公司可以看出我們國家已經有人不僅有野心,也有耐心,更加堅持要掌握關鍵性技術的信念。我們實在不必害怕別的國家有多厲害,只要有這一類的公司,我們國家的工業就可以穩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