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未上市櫃股票公司名稱 |
新聞標題 |
2024/1/18 | 統一期貨 公 | 期貨商看2024 面臨一好一壞 |
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布2023全年期貨商的獲利,冠軍由元大期貨(6 023)奪下,累計每股稅前盈餘高達7.89元,澳帝華期貨每股稅前盈 餘6.28元摘亞軍,群益期貨(6024)以每股稅前盈餘6.06元攻季軍。 法人分析,去年市場因長期處於高利率水平,期貨商保證金利息收入 相當可觀,進一步展望2024年面臨「一好一壞」挑戰,持平看待市場 。
據統計,2023全年整體期貨商(15家專營期貨商、24家兼營券商) 稅前盈餘達91.3億元、年增24.6%,去年期貨商獲利前十大依序為元 大、澳帝華、群益、統一、摩根大通證券、永豐、凱基、國泰、新光 證券、富邦,8家為專營期貨商、2家為證券商兼營;2023年累計稅前 損益介於3.94∼22.86億元、每股稅前盈餘則在1.88∼7.89不等;全 體39家期貨商中,計有30家去年每股稅前盈餘維持在正向。
其中,僅兩家元大期、群益期上市櫃掛牌,不過兩家的歷年平均殖 利率都在不低的水平。元大期去年配息2.5元、殖利率約4.63%,群 益期去年配息3.02元、殖利率達6.73%;公發公司則有統一期貨,去 年配息2.23元。
期交所統計,期貨市場去年交易量達3.2億口,交易量連續四年突 破3億口,由於台股現貨市場全年呈現上漲走勢,交易人利用期貨市 場避險需求減少,使期貨市場交易量減少,較2022年3.8億口減少。 不過,整體法人參與仍與2022年相當,達51.89%。
去年各交易人交易量的占比:自然人48.11%、外資及陸資29.35% 、期貨自營21.28%、其他機構投資人0.62%、證券自營0.44%、證 券投信0.15%、期貨經理及信託基金0.05%。
群益期貨副總經理許績慶表示,儘管去年期貨整體交易量下降,但 全體期貨商獲利大幅成長增24.6%,主因在於去年高利率環境下,期 貨商的保證金利息收益很可觀。單就業績面看因為波動性較少、期貨 交易量沒有2022年熱絡,與現貨市場不同的是,期貨市場通常空頭年 才會出量,由於指數下跌時,波動率會放大、上漲時波動幅度較小。
展望2024年,許績慶指出,好是期貨市場波動性可能會放大、交易 機會增加,但預期集中在第二季、第三季;壞是聯準會將於今年中前 開始降息,但降息碼數不會太多,整體利率還是處在較高水平,期貨 商保證金息收可能減少,市場「一好一壞」、持平看待。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4/1/18 | 台灣期貨交易所 未 | 期貨商看2024 面臨一好一壞 |
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布2023全年期貨商的獲利,冠軍由元大期貨(6 023)奪下,累計每股稅前盈餘高達7.89元,澳帝華期貨每股稅前盈 餘6.28元摘亞軍,群益期貨(6024)以每股稅前盈餘6.06元攻季軍。 法人分析,去年市場因長期處於高利率水平,期貨商保證金利息收入 相當可觀,進一步展望2024年面臨「一好一壞」挑戰,持平看待市場 。
據統計,2023全年整體期貨商(15家專營期貨商、24家兼營券商) 稅前盈餘達91.3億元、年增24.6%,去年期貨商獲利前十大依序為元 大、澳帝華、群益、統一、摩根大通證券、永豐、凱基、國泰、新光 證券、富邦,8家為專營期貨商、2家為證券商兼營;2023年累計稅前 損益介於3.94∼22.86億元、每股稅前盈餘則在1.88∼7.89不等;全 體39家期貨商中,計有30家去年每股稅前盈餘維持在正向。
其中,僅兩家元大期、群益期上市櫃掛牌,不過兩家的歷年平均殖 利率都在不低的水平。元大期去年配息2.5元、殖利率約4.63%,群 益期去年配息3.02元、殖利率達6.73%;公發公司則有統一期貨,去 年配息2.23元。
期交所統計,期貨市場去年交易量達3.2億口,交易量連續四年突 破3億口,由於台股現貨市場全年呈現上漲走勢,交易人利用期貨市 場避險需求減少,使期貨市場交易量減少,較2022年3.8億口減少。 不過,整體法人參與仍與2022年相當,達51.89%。
去年各交易人交易量的占比:自然人48.11%、外資及陸資29.35% 、期貨自營21.28%、其他機構投資人0.62%、證券自營0.44%、證 券投信0.15%、期貨經理及信託基金0.05%。
群益期貨副總經理許績慶表示,儘管去年期貨整體交易量下降,但 全體期貨商獲利大幅成長增24.6%,主因在於去年高利率環境下,期 貨商的保證金利息收益很可觀。單就業績面看因為波動性較少、期貨 交易量沒有2022年熱絡,與現貨市場不同的是,期貨市場通常空頭年 才會出量,由於指數下跌時,波動率會放大、上漲時波動幅度較小。
展望2024年,許績慶指出,好是期貨市場波動性可能會放大、交易 機會增加,但預期集中在第二季、第三季;壞是聯準會將於今年中前 開始降息,但降息碼數不會太多,整體利率還是處在較高水平,期貨 商保證金息收可能減少,市場「一好一壞」、持平看待。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4/1/18 | 永慶房屋仲介 未 | 楊翔宇加盟店 登永慶不動產冠軍 |
楊翔宇2012年加入永慶房產集團加盟體系,2020年創業成立永慶不 動產竹北遠百統誠加盟店,他設立「土地開發」和「房仲」兩大部門 ,讓同仁自由選擇發展方向,產品多角化經營加上專業培訓,團隊2 022年就創下1.1億元業績,2023年更繳出1.8億亮眼數字,一舉登上 永慶不動產全台業績冠軍寶座。
「永慶不動產高手真的很多,怎麼突破以往更上一層,就是去做人 家不想要做、沒那麼容易做的,才能創造更高的業績。」為了要從眾 多佼佼者中再攀顛峰,永慶不動產竹北遠百統誠加盟店除了經營一般 成屋買賣,更增設土地開發部門,業務以都市更新、危老建築與土地 整合為主,並投入長期人才培訓,進而在竹北房市一級戰區中脫穎而 出。
楊翔宇說,「土地開發難度頗高,要整合所有屋主,少則幾十戶、 多則幾百戶,花費的時間短的也許半年,長的可能要好幾年。」他舉 例,如去年一個案件,光和屋主們簽約就花了11個月,還不包含重建 後規劃內容,加上土開相關法條繁冗與複雜繼承問題,即便他已擁有 10幾年的經驗,也常遇到不少棘手狀況,「之前遇到屋主辭世,好不 容易查詢養女資料,找到後發現養女也過世,最後到政府機關翻到該 家族日據時期的家譜手抄本,歷經千辛萬苦才找到繼承者順利簽約。 」
也因為經營土地開發耗費的時間很長,無法像成屋買賣相對快速能 有業績和收入,因此楊翔宇在新人剛入職前三個月時,提供每月3萬 元的底薪,除了觀察新人的適應程度,也能在這段期間給予經濟支援 。
在公司培訓制度上投入非常多公司資源,對於新加入的業務人員, 也會提供由店東和主管進行一對一教學的培訓,並且每天進行例會以 追蹤培訓狀況。在土地開發部門,要求新人至少參與5個開發中的案 件,同時保持至少2筆洽談中的案件。楊翔宇說,一位優秀的土地開 發專業人員,通常平均需要2到3年的時間培養。
楊翔宇表示,目前大新竹地區的不動產價格已經相當高昂,尤其是 土地。因此,現在的客戶在挑選房仲時,對於品牌的知名度和形象更 加重視。以前老一輩的都認為土地開發不需太注重品牌,特別是在偏 鄉或農地開發的情境下;如今情況已大不相同,在科技園區支撐下, 業主對品牌與服務有更高的要求,永慶房產集團的品牌優勢,已成為 土地買賣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因為集團一直強調『先誠實再成交』,客戶對這個品牌誠實的印 象根深柢固,加上集團規模夠大,客戶委託意願就相對比其他品牌高 。」對楊翔宇團隊來說,在進行土地開發時,除了誠實為上策,還需 要細心處理每一細節,面對高總價的土地買賣,稍有不慎,一個小環 節就可能出錯」。他不斷向同仁強調,成功必須具備細心和耐心,機 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目前該店店內經營土地開發的經紀人約10人、經營成屋12人,202 3年有多位經紀人取得亮眼的成績,有7位業績超過千萬的經紀人,其 中有3名業績超過2,000萬元,還有3位同仁也都有7、800萬以上的業 績,菁英輩出,讓楊翔宇相當驕傲。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4/1/18 | 新光三越百貨 未 | 2023全台百貨業績破4千億 預期今年續創新高 |
百貨零售企業協會(百協)17日舉辦會員大會,百協理事長、遠百 總經理徐雪芳表示,2023年百貨業疫後復甦,全台營業額規模超越4 ,000億元創新高,預期2024年續創新高。
百協111年度零售創新卓越獎及優良從業人員計有12位百貨從業人 員獲獎,其中包括遠東巨城彭衍聖、漢神百貨黃展鴻榮獲年度楷模, 優良從業人員則包括遠東SOGO百貨、台北101購物中心、統領百貨、 新光三越、遠東巨城、遠百與漢神百貨等相關從業人員獲得殊榮。
徐雪芳致詞強調,2023年百貨業績在疫情後復甦,景氣、買氣都相 當熱絡,整體市場營業額已突破4000億元的規模,成長100多億元, 創歷史新高;而服務和創新是現代百貨業的核心,鼓勵業界突破框架 勇於創新,帶動新的競爭力。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全台百貨業績在2019年攀上3,552億 元,2020、2021年因疫情衝擊,業績連兩年衰退,2022年疫情常態化 ,實體體驗消費力爆發,全台百貨業績衝上3,946億元,且成長率高 達15%優於整體零售業成長值;2023年國境開放,絲毫不影響百貨業 績強勁力道,前11月全台業績早已衝破4,000億元來到4,084億元,除 了新購物中心、新百貨店業績挹注,整體消費力仍強勁,年增幅逾1 5%。
以遠百本業來說,2023年全台12家據點營業額超標600億元,來到 628億元創下新高,2024年有望繼續成長,力拚連3年創高。唯業界仍 認為,2023年百貨業迎來疫情後的報復性消費潮,但國人出國潮也讓 消費有鈍化現象,接下來的農曆年假期7天業績,將成百貨業2024全 年景氣榮枯的重要風向球,業者高度關注。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4/1/18 | 台北金融大樓 公 | 2023全台百貨業績破4千億 預期今年續創新高 |
百貨零售企業協會(百協)17日舉辦會員大會,百協理事長、遠百 總經理徐雪芳表示,2023年百貨業疫後復甦,全台營業額規模超越4 ,000億元創新高,預期2024年續創新高。
百協111年度零售創新卓越獎及優良從業人員計有12位百貨從業人 員獲獎,其中包括遠東巨城彭衍聖、漢神百貨黃展鴻榮獲年度楷模, 優良從業人員則包括遠東SOGO百貨、台北101購物中心、統領百貨、 新光三越、遠東巨城、遠百與漢神百貨等相關從業人員獲得殊榮。
徐雪芳致詞強調,2023年百貨業績在疫情後復甦,景氣、買氣都相 當熱絡,整體市場營業額已突破4000億元的規模,成長100多億元, 創歷史新高;而服務和創新是現代百貨業的核心,鼓勵業界突破框架 勇於創新,帶動新的競爭力。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全台百貨業績在2019年攀上3,552億 元,2020、2021年因疫情衝擊,業績連兩年衰退,2022年疫情常態化 ,實體體驗消費力爆發,全台百貨業績衝上3,946億元,且成長率高 達15%優於整體零售業成長值;2023年國境開放,絲毫不影響百貨業 績強勁力道,前11月全台業績早已衝破4,000億元來到4,084億元,除 了新購物中心、新百貨店業績挹注,整體消費力仍強勁,年增幅逾1 5%。
以遠百本業來說,2023年全台12家據點營業額超標600億元,來到 628億元創下新高,2024年有望繼續成長,力拚連3年創高。唯業界仍 認為,2023年百貨業迎來疫情後的報復性消費潮,但國人出國潮也讓 消費有鈍化現象,接下來的農曆年假期7天業績,將成百貨業2024全 年景氣榮枯的重要風向球,業者高度關注。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4/1/18 | 太平洋崇光百貨 未 | 2023全台百貨業績破4千億 預期今年續創新高 |
百貨零售企業協會(百協)17日舉辦會員大會,百協理事長、遠百 總經理徐雪芳表示,2023年百貨業疫後復甦,全台營業額規模超越4 ,000億元創新高,預期2024年續創新高。
百協111年度零售創新卓越獎及優良從業人員計有12位百貨從業人 員獲獎,其中包括遠東巨城彭衍聖、漢神百貨黃展鴻榮獲年度楷模, 優良從業人員則包括遠東SOGO百貨、台北101購物中心、統領百貨、 新光三越、遠東巨城、遠百與漢神百貨等相關從業人員獲得殊榮。
徐雪芳致詞強調,2023年百貨業績在疫情後復甦,景氣、買氣都相 當熱絡,整體市場營業額已突破4000億元的規模,成長100多億元, 創歷史新高;而服務和創新是現代百貨業的核心,鼓勵業界突破框架 勇於創新,帶動新的競爭力。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全台百貨業績在2019年攀上3,552億 元,2020、2021年因疫情衝擊,業績連兩年衰退,2022年疫情常態化 ,實體體驗消費力爆發,全台百貨業績衝上3,946億元,且成長率高 達15%優於整體零售業成長值;2023年國境開放,絲毫不影響百貨業 績強勁力道,前11月全台業績早已衝破4,000億元來到4,084億元,除 了新購物中心、新百貨店業績挹注,整體消費力仍強勁,年增幅逾1 5%。
以遠百本業來說,2023年全台12家據點營業額超標600億元,來到 628億元創下新高,2024年有望繼續成長,力拚連3年創高。唯業界仍 認為,2023年百貨業迎來疫情後的報復性消費潮,但國人出國潮也讓 消費有鈍化現象,接下來的農曆年假期7天業績,將成百貨業2024全 年景氣榮枯的重要風向球,業者高度關注。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4/1/18 | 漢神名店百貨 未 | 2023全台百貨業績破4千億 預期今年續創新高 |
百貨零售企業協會(百協)17日舉辦會員大會,百協理事長、遠百 總經理徐雪芳表示,2023年百貨業疫後復甦,全台營業額規模超越4 ,000億元創新高,預期2024年續創新高。
百協111年度零售創新卓越獎及優良從業人員計有12位百貨從業人 員獲獎,其中包括遠東巨城彭衍聖、漢神百貨黃展鴻榮獲年度楷模, 優良從業人員則包括遠東SOGO百貨、台北101購物中心、統領百貨、 新光三越、遠東巨城、遠百與漢神百貨等相關從業人員獲得殊榮。
徐雪芳致詞強調,2023年百貨業績在疫情後復甦,景氣、買氣都相 當熱絡,整體市場營業額已突破4000億元的規模,成長100多億元, 創歷史新高;而服務和創新是現代百貨業的核心,鼓勵業界突破框架 勇於創新,帶動新的競爭力。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全台百貨業績在2019年攀上3,552億 元,2020、2021年因疫情衝擊,業績連兩年衰退,2022年疫情常態化 ,實體體驗消費力爆發,全台百貨業績衝上3,946億元,且成長率高 達15%優於整體零售業成長值;2023年國境開放,絲毫不影響百貨業 績強勁力道,前11月全台業績早已衝破4,000億元來到4,084億元,除 了新購物中心、新百貨店業績挹注,整體消費力仍強勁,年增幅逾1 5%。
以遠百本業來說,2023年全台12家據點營業額超標600億元,來到 628億元創下新高,2024年有望繼續成長,力拚連3年創高。唯業界仍 認為,2023年百貨業迎來疫情後的報復性消費潮,但國人出國潮也讓 消費有鈍化現象,接下來的農曆年假期7天業績,將成百貨業2024全 年景氣榮枯的重要風向球,業者高度關注。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4/1/18 | 大潤發流通事業 未 | 超市量販福袋戰 大陣仗開打 |
通路業搶攻春節大年初一紅包財,超市量販業者,包括全聯、家樂 福、大潤發等均祭出福袋搶客;其中全聯福袋陸海空齊發,總獎項達 325個價值逾1,400萬元創史上最大手筆,包括特斯拉、VOLVO等4輛電 動車,預期帶動業績增長1成。
家樂福量販超市則是首度推出大年初一、開工日雙福袋,與供應商 品牌聯手年貨促銷獎項總額亦近千萬價值,預計帶動春節檔業績成長 1∼2成。
家樂福量販超市趕在2023年底開出金門Mia C’bon等,力拚全年業 績挺住900億元,2024春節檔期陸續推年菜預購、年貨大街以及大年 初一、開工日雙福袋,助攻首季業績開出好采頭;其中年貨大街集結 國內品牌與超過十國歐美日韓等百款進口商品,以及新年居家清潔、 新年裝飾、服飾、廚房用品、玩樂商品全特輯,並匯集家樂福新年全 品項生肖「龍」相關包裝與造型商品,春節促銷回饋更豪撒7億元帶 客,至於家樂福福袋今年更首次推兩款福袋,分別將於大年初一與開 工日開賣,總計近1.8萬個。
全聯2023年在25周年慶促銷帶動下,有望達成與大潤發聯手達成2 ,000億元營收目標。2024開年的第一檔春節檔期,全聯更是擴大福袋 銷售,攜手大潤發推出福袋、福箱與福鍋,總計兩大通路近1,200家 門市於大年初一推出17萬個福袋,全聯每家店配置100個福袋、20個 福箱、6個福鍋,而大潤發每店則配置福袋120個、25個福箱與10個福 鍋,提供民眾大年初一試手氣搶個好采頭,獎項總價值逾1,400萬元 ,最受矚目是送出4輛豪華電動車與各式旅遊套組等。
而美式賣場好市多與遠東愛買量販雖然沒有福袋,但針對春節檔期 的年貨大街推出不少買一送一與特惠專區,期以抗漲過年吸引消費者 趁機搶便宜,而普遍大年初一通路賣場少有上門採購,全聯大潤發以 福袋吸引民眾上門帶出好采頭,愛買則推出刮刮卡,提供消費者新春 走春順便試試手氣。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4/1/18 | 遠百企業 未 | 超市量販福袋戰 大陣仗開打 |
通路業搶攻春節大年初一紅包財,超市量販業者,包括全聯、家樂 福、大潤發等均祭出福袋搶客;其中全聯福袋陸海空齊發,總獎項達 325個價值逾1,400萬元創史上最大手筆,包括特斯拉、VOLVO等4輛電 動車,預期帶動業績增長1成。
家樂福量販超市則是首度推出大年初一、開工日雙福袋,與供應商 品牌聯手年貨促銷獎項總額亦近千萬價值,預計帶動春節檔業績成長 1∼2成。
家樂福量販超市趕在2023年底開出金門Mia C’bon等,力拚全年業 績挺住900億元,2024春節檔期陸續推年菜預購、年貨大街以及大年 初一、開工日雙福袋,助攻首季業績開出好采頭;其中年貨大街集結 國內品牌與超過十國歐美日韓等百款進口商品,以及新年居家清潔、 新年裝飾、服飾、廚房用品、玩樂商品全特輯,並匯集家樂福新年全 品項生肖「龍」相關包裝與造型商品,春節促銷回饋更豪撒7億元帶 客,至於家樂福福袋今年更首次推兩款福袋,分別將於大年初一與開 工日開賣,總計近1.8萬個。
全聯2023年在25周年慶促銷帶動下,有望達成與大潤發聯手達成2 ,000億元營收目標。2024開年的第一檔春節檔期,全聯更是擴大福袋 銷售,攜手大潤發推出福袋、福箱與福鍋,總計兩大通路近1,200家 門市於大年初一推出17萬個福袋,全聯每家店配置100個福袋、20個 福箱、6個福鍋,而大潤發每店則配置福袋120個、25個福箱與10個福 鍋,提供民眾大年初一試手氣搶個好采頭,獎項總價值逾1,400萬元 ,最受矚目是送出4輛豪華電動車與各式旅遊套組等。
而美式賣場好市多與遠東愛買量販雖然沒有福袋,但針對春節檔期 的年貨大街推出不少買一送一與特惠專區,期以抗漲過年吸引消費者 趁機搶便宜,而普遍大年初一通路賣場少有上門採購,全聯大潤發以 福袋吸引民眾上門帶出好采頭,愛買則推出刮刮卡,提供消費者新春 走春順便試試手氣。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4/1/18 | 家福 未 | 超市量販福袋戰 大陣仗開打 |
通路業搶攻春節大年初一紅包財,超市量販業者,包括全聯、家樂 福、大潤發等均祭出福袋搶客;其中全聯福袋陸海空齊發,總獎項達 325個價值逾1,400萬元創史上最大手筆,包括特斯拉、VOLVO等4輛電 動車,預期帶動業績增長1成。
家樂福量販超市則是首度推出大年初一、開工日雙福袋,與供應商 品牌聯手年貨促銷獎項總額亦近千萬價值,預計帶動春節檔業績成長 1∼2成。
家樂福量販超市趕在2023年底開出金門Mia C’bon等,力拚全年業 績挺住900億元,2024春節檔期陸續推年菜預購、年貨大街以及大年 初一、開工日雙福袋,助攻首季業績開出好采頭;其中年貨大街集結 國內品牌與超過十國歐美日韓等百款進口商品,以及新年居家清潔、 新年裝飾、服飾、廚房用品、玩樂商品全特輯,並匯集家樂福新年全 品項生肖「龍」相關包裝與造型商品,春節促銷回饋更豪撒7億元帶 客,至於家樂福福袋今年更首次推兩款福袋,分別將於大年初一與開 工日開賣,總計近1.8萬個。
全聯2023年在25周年慶促銷帶動下,有望達成與大潤發聯手達成2 ,000億元營收目標。2024開年的第一檔春節檔期,全聯更是擴大福袋 銷售,攜手大潤發推出福袋、福箱與福鍋,總計兩大通路近1,200家 門市於大年初一推出17萬個福袋,全聯每家店配置100個福袋、20個 福箱、6個福鍋,而大潤發每店則配置福袋120個、25個福箱與10個福 鍋,提供民眾大年初一試手氣搶個好采頭,獎項總價值逾1,400萬元 ,最受矚目是送出4輛豪華電動車與各式旅遊套組等。
而美式賣場好市多與遠東愛買量販雖然沒有福袋,但針對春節檔期 的年貨大街推出不少買一送一與特惠專區,期以抗漲過年吸引消費者 趁機搶便宜,而普遍大年初一通路賣場少有上門採購,全聯大潤發以 福袋吸引民眾上門帶出好采頭,愛買則推出刮刮卡,提供消費者新春 走春順便試試手氣。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4/1/18 | 全聯實業 未 | 超市量販福袋戰 大陣仗開打 |
通路業搶攻春節大年初一紅包財,超市量販業者,包括全聯、家樂 福、大潤發等均祭出福袋搶客;其中全聯福袋陸海空齊發,總獎項達 325個價值逾1,400萬元創史上最大手筆,包括特斯拉、VOLVO等4輛電 動車,預期帶動業績增長1成。
家樂福量販超市則是首度推出大年初一、開工日雙福袋,與供應商 品牌聯手年貨促銷獎項總額亦近千萬價值,預計帶動春節檔業績成長 1∼2成。
家樂福量販超市趕在2023年底開出金門Mia C’bon等,力拚全年業 績挺住900億元,2024春節檔期陸續推年菜預購、年貨大街以及大年 初一、開工日雙福袋,助攻首季業績開出好采頭;其中年貨大街集結 國內品牌與超過十國歐美日韓等百款進口商品,以及新年居家清潔、 新年裝飾、服飾、廚房用品、玩樂商品全特輯,並匯集家樂福新年全 品項生肖「龍」相關包裝與造型商品,春節促銷回饋更豪撒7億元帶 客,至於家樂福福袋今年更首次推兩款福袋,分別將於大年初一與開 工日開賣,總計近1.8萬個。
全聯2023年在25周年慶促銷帶動下,有望達成與大潤發聯手達成2 ,000億元營收目標。2024開年的第一檔春節檔期,全聯更是擴大福袋 銷售,攜手大潤發推出福袋、福箱與福鍋,總計兩大通路近1,200家 門市於大年初一推出17萬個福袋,全聯每家店配置100個福袋、20個 福箱、6個福鍋,而大潤發每店則配置福袋120個、25個福箱與10個福 鍋,提供民眾大年初一試手氣搶個好采頭,獎項總價值逾1,400萬元 ,最受矚目是送出4輛豪華電動車與各式旅遊套組等。
而美式賣場好市多與遠東愛買量販雖然沒有福袋,但針對春節檔期 的年貨大街推出不少買一送一與特惠專區,期以抗漲過年吸引消費者 趁機搶便宜,而普遍大年初一通路賣場少有上門採購,全聯大潤發以 福袋吸引民眾上門帶出好采頭,愛買則推出刮刮卡,提供消費者新春 走春順便試試手氣。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4/1/18 | 陽信商業銀行 公 | 陽信銀營運穩定成長 鎖定六大引擎達成獲利目標 |
陽信銀行日前公布2023年自結獲利情況,去年雖然受到地緣政治、 惡性通膨及暴力升息等不利因素影響,各項營運績效與規模仍持續穩 定成長,全年獲利50.97億元,總資產與淨值年成長5.45%及11.49% 。董事長陳勝宏更指示六大引擎,包括存款、放款、財富管理、信託 、財務操作、外匯業務等,以達成2024年度獲利及財務目標。
陽信銀近日公布2023年全年自結獲利,2023年底資本額340億元, 全年獲利50.97億元,稅前每股盈餘為1.079元,總資產7,129億元, 淨值達455億元,較2022年底分別成長5.45%及11.49%,資產規模穩 定成長。
陳勝宏指出,期能以六大引擎達成新年度的獲利目標,並在日常業 務運作上須遵照並配合主管機關政策,對公司治理、防制詐騙、金融 消費者權益保護、公平待客、關懷弱勢族群、不動產授信風險管理、 資通安全等重要議題,要求分行及總行單位應予以高度重視及關注, 建立以誠信及包容性的企業文化。
另為因應金融環境變化並增強營運韌性,於年底增提備抵4.62億元 ,並打銷呆帳11.32億元,使2023年底逾放比降為0%、備抵呆帳覆蓋 率則升抵37,998.68%,皆優於同業平均。2023年底因股、債價格回 升,評價回沖13億元,為了回饋股東,2023年股利發放將大幅優於2 022年度。
陽信銀行去年力行「從0到1」數位金融轉型,強化數位金融交易服 務,推出安全行動裝置綁定機制,結合公開金鑰、生物特徵等技術的 FIDO ID身分驗證,實現無密碼驗證。
同時為儲備未來營運所需的資金動能,並增加存款業務成長的競爭 力,陽信銀行即日起至今年6月30日止,推出「自然人新臺幣1年期存 款優惠利率1.68%」,以新資金匯入該行,即可有新台幣1年期固定 利率1.68%優惠存款,單一自然人客戶上限1,200萬元。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4/1/18 |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 興 | 健康險搶購 去年賣破400億 |
2023年最後一個月實支實付醫療險掀起停售潮,帶動2023年健康險 新契約保費衝破400億元,年增達1成,為2021年以來的新高,尤其最 後一個月單月熱賣36.9億元,創9個月新高。
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政策將走向「損害填補」,金管會還在研擬配 套,尚未訂出時間表,民眾擔心未來醫療險會越賠越少,搶買可接受 副本理賠的實支實付醫療險,投保件大量湧進壽險公司,擔憂超過胃 納量,部分壽險公司已先反應,停售或調整核保政策,在2023年最後 一個月引發保單停售潮。
停售效應發酵,帶動壽險業2023年健康險的新契約保費收入來到4 02.4億元,是自2020年的428.8億元後,睽違2年再度賣破400億元大 關,相較2022年的365.7億元,年增36.7億元或10%。健康險除實支 實付醫療險外,還包含防癌險、長照險、重大傷病險、重大疾病險、 手術險等。
2023年12月健康險單月賣出36.9億元,為9個月新高,2023年2月也 賣出39億元,其次熱賣就是12月,因停售潮主要發生在12月底,1月 會有保費遞延效應,預期2024年1月健康險銷售也將有不錯的成績。
12月實支實付醫療險搶購潮,主要集中在當時還有接受副本理賠的 7家壽險,觀察7家壽險12月個人健康險業績,以全球人壽近4億元最 佳,凱基人壽單月也賣出超過2億元,台灣人壽也賣超過1億元。
歷經一陣停售改版潮後,目前市場上的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還接 受「副本理賠」的有四家壽險,包含凱基人壽、台新人壽、安聯人壽 、台銀人壽。但凱基人壽、台新人壽皆已收緊核保政策,只願意當「 第一家」,也就是只限還沒有投保過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民眾投保。
安聯人壽也縮限核保政策,從原本接受當「第三家」,改為僅接受 當「第二家」,台銀人壽則尚未有調整計畫,等於現在市場上接受當 第二家或第三家的壽險公司僅剩安聯人壽、台銀人壽兩家。
已停售的保誠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遠雄人壽等,應會推出 新改版的保單因應,但預估將限制正本理賠。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4/1/18 | 全球人壽保險 公 | 健康險搶購 去年賣破400億 |
2023年最後一個月實支實付醫療險掀起停售潮,帶動2023年健康險 新契約保費衝破400億元,年增達1成,為2021年以來的新高,尤其最 後一個月單月熱賣36.9億元,創9個月新高。
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政策將走向「損害填補」,金管會還在研擬配 套,尚未訂出時間表,民眾擔心未來醫療險會越賠越少,搶買可接受 副本理賠的實支實付醫療險,投保件大量湧進壽險公司,擔憂超過胃 納量,部分壽險公司已先反應,停售或調整核保政策,在2023年最後 一個月引發保單停售潮。
停售效應發酵,帶動壽險業2023年健康險的新契約保費收入來到4 02.4億元,是自2020年的428.8億元後,睽違2年再度賣破400億元大 關,相較2022年的365.7億元,年增36.7億元或10%。健康險除實支 實付醫療險外,還包含防癌險、長照險、重大傷病險、重大疾病險、 手術險等。
2023年12月健康險單月賣出36.9億元,為9個月新高,2023年2月也 賣出39億元,其次熱賣就是12月,因停售潮主要發生在12月底,1月 會有保費遞延效應,預期2024年1月健康險銷售也將有不錯的成績。
12月實支實付醫療險搶購潮,主要集中在當時還有接受副本理賠的 7家壽險,觀察7家壽險12月個人健康險業績,以全球人壽近4億元最 佳,凱基人壽單月也賣出超過2億元,台灣人壽也賣超過1億元。
歷經一陣停售改版潮後,目前市場上的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還接 受「副本理賠」的有四家壽險,包含凱基人壽、台新人壽、安聯人壽 、台銀人壽。但凱基人壽、台新人壽皆已收緊核保政策,只願意當「 第一家」,也就是只限還沒有投保過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民眾投保。
安聯人壽也縮限核保政策,從原本接受當「第三家」,改為僅接受 當「第二家」,台銀人壽則尚未有調整計畫,等於現在市場上接受當 第二家或第三家的壽險公司僅剩安聯人壽、台銀人壽兩家。
已停售的保誠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遠雄人壽等,應會推出 新改版的保單因應,但預估將限制正本理賠。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4/1/18 | 台銀人壽保險 公 | 健康險搶購 去年賣破400億 |
2023年最後一個月實支實付醫療險掀起停售潮,帶動2023年健康險 新契約保費衝破400億元,年增達1成,為2021年以來的新高,尤其最 後一個月單月熱賣36.9億元,創9個月新高。
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政策將走向「損害填補」,金管會還在研擬配 套,尚未訂出時間表,民眾擔心未來醫療險會越賠越少,搶買可接受 副本理賠的實支實付醫療險,投保件大量湧進壽險公司,擔憂超過胃 納量,部分壽險公司已先反應,停售或調整核保政策,在2023年最後 一個月引發保單停售潮。
停售效應發酵,帶動壽險業2023年健康險的新契約保費收入來到4 02.4億元,是自2020年的428.8億元後,睽違2年再度賣破400億元大 關,相較2022年的365.7億元,年增36.7億元或10%。健康險除實支 實付醫療險外,還包含防癌險、長照險、重大傷病險、重大疾病險、 手術險等。
2023年12月健康險單月賣出36.9億元,為9個月新高,2023年2月也 賣出39億元,其次熱賣就是12月,因停售潮主要發生在12月底,1月 會有保費遞延效應,預期2024年1月健康險銷售也將有不錯的成績。
12月實支實付醫療險搶購潮,主要集中在當時還有接受副本理賠的 7家壽險,觀察7家壽險12月個人健康險業績,以全球人壽近4億元最 佳,凱基人壽單月也賣出超過2億元,台灣人壽也賣超過1億元。
歷經一陣停售改版潮後,目前市場上的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還接 受「副本理賠」的有四家壽險,包含凱基人壽、台新人壽、安聯人壽 、台銀人壽。但凱基人壽、台新人壽皆已收緊核保政策,只願意當「 第一家」,也就是只限還沒有投保過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民眾投保。
安聯人壽也縮限核保政策,從原本接受當「第三家」,改為僅接受 當「第二家」,台銀人壽則尚未有調整計畫,等於現在市場上接受當 第二家或第三家的壽險公司僅剩安聯人壽、台銀人壽兩家。
已停售的保誠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遠雄人壽等,應會推出 新改版的保單因應,但預估將限制正本理賠。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4/1/18 | 台新人壽保險 未 | 健康險搶購 去年賣破400億 |
2023年最後一個月實支實付醫療險掀起停售潮,帶動2023年健康險 新契約保費衝破400億元,年增達1成,為2021年以來的新高,尤其最 後一個月單月熱賣36.9億元,創9個月新高。
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政策將走向「損害填補」,金管會還在研擬配 套,尚未訂出時間表,民眾擔心未來醫療險會越賠越少,搶買可接受 副本理賠的實支實付醫療險,投保件大量湧進壽險公司,擔憂超過胃 納量,部分壽險公司已先反應,停售或調整核保政策,在2023年最後 一個月引發保單停售潮。
停售效應發酵,帶動壽險業2023年健康險的新契約保費收入來到4 02.4億元,是自2020年的428.8億元後,睽違2年再度賣破400億元大 關,相較2022年的365.7億元,年增36.7億元或10%。健康險除實支 實付醫療險外,還包含防癌險、長照險、重大傷病險、重大疾病險、 手術險等。
2023年12月健康險單月賣出36.9億元,為9個月新高,2023年2月也 賣出39億元,其次熱賣就是12月,因停售潮主要發生在12月底,1月 會有保費遞延效應,預期2024年1月健康險銷售也將有不錯的成績。
12月實支實付醫療險搶購潮,主要集中在當時還有接受副本理賠的 7家壽險,觀察7家壽險12月個人健康險業績,以全球人壽近4億元最 佳,凱基人壽單月也賣出超過2億元,台灣人壽也賣超過1億元。
歷經一陣停售改版潮後,目前市場上的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還接 受「副本理賠」的有四家壽險,包含凱基人壽、台新人壽、安聯人壽 、台銀人壽。但凱基人壽、台新人壽皆已收緊核保政策,只願意當「 第一家」,也就是只限還沒有投保過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民眾投保。
安聯人壽也縮限核保政策,從原本接受當「第三家」,改為僅接受 當「第二家」,台銀人壽則尚未有調整計畫,等於現在市場上接受當 第二家或第三家的壽險公司僅剩安聯人壽、台銀人壽兩家。
已停售的保誠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遠雄人壽等,應會推出 新改版的保單因應,但預估將限制正本理賠。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4/1/18 | 安聯人壽保險 未 | 健康險搶購 去年賣破400億 |
2023年最後一個月實支實付醫療險掀起停售潮,帶動2023年健康險 新契約保費衝破400億元,年增達1成,為2021年以來的新高,尤其最 後一個月單月熱賣36.9億元,創9個月新高。
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政策將走向「損害填補」,金管會還在研擬配 套,尚未訂出時間表,民眾擔心未來醫療險會越賠越少,搶買可接受 副本理賠的實支實付醫療險,投保件大量湧進壽險公司,擔憂超過胃 納量,部分壽險公司已先反應,停售或調整核保政策,在2023年最後 一個月引發保單停售潮。
停售效應發酵,帶動壽險業2023年健康險的新契約保費收入來到4 02.4億元,是自2020年的428.8億元後,睽違2年再度賣破400億元大 關,相較2022年的365.7億元,年增36.7億元或10%。健康險除實支 實付醫療險外,還包含防癌險、長照險、重大傷病險、重大疾病險、 手術險等。
2023年12月健康險單月賣出36.9億元,為9個月新高,2023年2月也 賣出39億元,其次熱賣就是12月,因停售潮主要發生在12月底,1月 會有保費遞延效應,預期2024年1月健康險銷售也將有不錯的成績。
12月實支實付醫療險搶購潮,主要集中在當時還有接受副本理賠的 7家壽險,觀察7家壽險12月個人健康險業績,以全球人壽近4億元最 佳,凱基人壽單月也賣出超過2億元,台灣人壽也賣超過1億元。
歷經一陣停售改版潮後,目前市場上的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還接 受「副本理賠」的有四家壽險,包含凱基人壽、台新人壽、安聯人壽 、台銀人壽。但凱基人壽、台新人壽皆已收緊核保政策,只願意當「 第一家」,也就是只限還沒有投保過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民眾投保。
安聯人壽也縮限核保政策,從原本接受當「第三家」,改為僅接受 當「第二家」,台銀人壽則尚未有調整計畫,等於現在市場上接受當 第二家或第三家的壽險公司僅剩安聯人壽、台銀人壽兩家。
已停售的保誠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遠雄人壽等,應會推出 新改版的保單因應,但預估將限制正本理賠。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4/1/18 | 保誠人壽保險 未 | 健康險搶購 去年賣破400億 |
2023年最後一個月實支實付醫療險掀起停售潮,帶動2023年健康險 新契約保費衝破400億元,年增達1成,為2021年以來的新高,尤其最 後一個月單月熱賣36.9億元,創9個月新高。
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政策將走向「損害填補」,金管會還在研擬配 套,尚未訂出時間表,民眾擔心未來醫療險會越賠越少,搶買可接受 副本理賠的實支實付醫療險,投保件大量湧進壽險公司,擔憂超過胃 納量,部分壽險公司已先反應,停售或調整核保政策,在2023年最後 一個月引發保單停售潮。
停售效應發酵,帶動壽險業2023年健康險的新契約保費收入來到4 02.4億元,是自2020年的428.8億元後,睽違2年再度賣破400億元大 關,相較2022年的365.7億元,年增36.7億元或10%。健康險除實支 實付醫療險外,還包含防癌險、長照險、重大傷病險、重大疾病險、 手術險等。
2023年12月健康險單月賣出36.9億元,為9個月新高,2023年2月也 賣出39億元,其次熱賣就是12月,因停售潮主要發生在12月底,1月 會有保費遞延效應,預期2024年1月健康險銷售也將有不錯的成績。
12月實支實付醫療險搶購潮,主要集中在當時還有接受副本理賠的 7家壽險,觀察7家壽險12月個人健康險業績,以全球人壽近4億元最 佳,凱基人壽單月也賣出超過2億元,台灣人壽也賣超過1億元。
歷經一陣停售改版潮後,目前市場上的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還接 受「副本理賠」的有四家壽險,包含凱基人壽、台新人壽、安聯人壽 、台銀人壽。但凱基人壽、台新人壽皆已收緊核保政策,只願意當「 第一家」,也就是只限還沒有投保過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民眾投保。
安聯人壽也縮限核保政策,從原本接受當「第三家」,改為僅接受 當「第二家」,台銀人壽則尚未有調整計畫,等於現在市場上接受當 第二家或第三家的壽險公司僅剩安聯人壽、台銀人壽兩家。
已停售的保誠人壽、台灣人壽、全球人壽、遠雄人壽等,應會推出 新改版的保單因應,但預估將限制正本理賠。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4/1/18 | 台灣電力 公 | 立院首波攻防 聚焦核電延役 |
新國會將在2月1日開議,民進黨規劃2026年核電歸零,但在野黨皆 主張核電延役,加上產業界也急呼重新思考能源政策,預料「朝小野 大」的情況下,核電延役將成為立院首波攻防焦點。
經濟部次長、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17日表示,台電對核電沒有特 定立場,後續待國會決議,但核電延役須先過修法及地方同意等各項 關卡。
蔡英文總統2016年上任時,開始推動非核家園,要讓國內三座核電 廠2025年之前陸續除役。其中,核一、核二廠4部機組執照都已經屆 期,進入除役階段,只剩核三廠2部機組正在使用中,但核三廠1號機 組今年7月使用執照到期後、也將進入除役計畫,核三廠2號機預計到 明年屆期。
由於核電廠完全除役的政策,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也將延續,新國會 開議後,恐引爆朝野爭端。
曾文生指出,新國會會期即將開議,委員一定會關心核電議題,因 此台電會先備妥相關資料,立法院要求報告時,就會提供資料給委員 參考,「覺得會被找去考試,所以先做模擬考」,但台電對於核電沒 有特定立場,後續待國會決議。
曾文生表示,核電延役會牽涉修法問題,由於「核子反應器設施管 制法」對於核電廠的運轉與後續延役都有明文規定,因此核二、核三 想要延役,依現行規定必須在使用執照到期前五年提出延役申請,但 現在核二已經進入除役階段,核三1號機、2號機的使用執照分別將在 今年7月、明年到期,因此延役就必須要先修法。
除了法規問題,曾文生預估,若修法通過後,就會提出研議計畫, 此時又要經過主管機關與國會的同意,且核二廠乾式貯存的問題要解 決,這都需要地方政府同意才能往下推動。至於核電廠若啟動延役, 要繼續運轉多久才符合經濟效益,他說,包括工程費用等都還要再評 估。
外界認為核電廠延役有穩定電價的影響,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表示, 由於現在機組都是依現行使用40年來規畫,如果核二、核三延役就需 更換必須的設備,要依據延役時間不同要進行技術評估,「要延役五 年還是十年,都會受設備影響」。
王耀庭強調,這些都需要重新全盤評估,要去計算成本是否符合效 益才知道對電價的影響,現行核電平均發電成本僅1元多,未來延役 時一定不會這麼便宜。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2024/1/18 | 台灣電力 公 | 許勝雄看景氣 2024年經濟軟著陸 恐是挑戰 |
電子代工大廠仁寶(2324)旺年會17日登場,每年都會針砭新年景 氣的仁寶董事長許勝雄直言,原期待今年3月、最遲6月利率會因通膨 降低而往下調整,從而帶動經濟能量往上提升,不料近期又碰到紅海 危機來攪局,也讓許勝雄憂心2024年經濟軟著陸恐會是個挑戰。
除了經濟成長會是挑戰外,今年估有50國家將選舉,其中不乏美、 俄、印度、印尼等大國,恐讓全球二個陣營出現或有消長現象,許勝 雄表示,大家在資源移轉時,已不像以往那麼SMOOTH(平順),現大 家都在搶資源,這也會讓全世界變得比較動盪。
強調「離開公學會之後,就不談政策」的許勝雄雖不談政治,但談 到台電漲價,還是忍不住開金口,他強調,台電的虧損最終還是要由 全民來負擔,台電必須有合理的成本才能健康營運,如僅靠綠能,是 否可以保有合理的售價?這還要再思考。更何況台灣屬海島經濟,若 能源全靠進口,對台灣的能源政策將會是很大的衝擊,就連台廠也很 難會有有競爭力的成本。
今年毛利率好轉的仁寶亦有加薪計畫,許勝雄直言,「本來有利潤 ,就應該要加薪」,並強調,不論過去或現在,仁寶都一直有穩定的 調薪,每年的調薪幅度都在3至4%之間,除了薪水之外,還有分紅和 獎金,此外,仁寶亦於2011年推出六六專案,員工只要生一個小孩, 除了給予生育津貼外,公司還會再額外包出一個6.6萬元的紅包,迄 今六六專案已發出3.6億元獎勵。 <摘錄工商-◎必富網◎小編整理、同質網站未經授權請勿直接複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