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二月發生的「銀行停賣境內基金」風暴,在投信業者幾乎
是全面讓步的情況下,年關前情況出現轉折,掌握通路優勢的銀
行,陸續收到投信回函同意簽新約,兩大基金銷售通路中信銀與
第一銀行,前者已將建弘、日盛、凱基旗下基金重新上架;一銀
也恢復台壽保、富邦、玉山、大華投信的銷售。
據了解,目前一銀堪稱投信眼中「態度最硬」的通路商,還有六
家投信的商品,仍未能恢復上架;彰銀、華銀也各有一家尚未完
成簽約。
但彰化銀行停賣台新投信的基金,情況較特殊,主要是因雙方屬
「利害關係人」,需經彰化銀行董事會通過後,才能重新銷售,
目前已排定將在下次彰銀董事會中,討論這項議案。
配合法令修正,銀行與投信必須簽訂基金銷售新契約,就洗錢防
治、內線交易、損害賠償相關的權利義務,乃至系統建置費用分
攤等,談妥並送交投信投顧公會審查核准,才能銷售,也因此引
起銀行與投信角力,出現停售風潮。
銀行和投信彼此對客戶說明都以「配合法令的動作來不及」為理
由,惟據了解,銀行挾著龐大的通路優勢,也有意趁此機會,把
手續費等費用分攤「好好談一談」,彼此僵持了約兩周之久,直
到上周五,多數投信業者態度明顯鬆動,同意重新簽約後,相關
的基金才開始恢復銷售。包括中國信託、台企銀、台銀、一銀、
華銀等,陸續收到投信業者的函覆,並均緊急送到投信投顧公會
加速審查。
目前主要銷售基金的行庫,以一銀還有六家投信未談攏,家數最
多。
銀行信託主管指出,這次的暫停銷售,從最後的結果來看,陸續
恢復銷售的投信基金,最後退讓簽約的「幾乎都是投信端」,可
看到銀行掌握通路的強勢性。
配合此次的行動,銀行過去買賣門檻較高的境外基金,為了搶攻
小額客戶、鼓勵民眾投資,也在開年後開始調降門檻。
例如一銀三日起,新台幣單筆及定期定額投資境外基金最低申購
金額,均向下調整,單筆由五萬元調降到三萬元,但仍較購買投
信基金的一萬元門檻略高;定期定額由五千元調降為三千元,這
部份與投信基金的門檻相同。
一銀也同步調整定期定額投資的最低手續費,境外股票型、平衡
型由一百八十元調降為一百五十元,境外債券型由九十元調降為
七十五元。
<摘錄工商A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