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夏天一年比一年熱,每年最高溫紀錄與用電量都在創下新高 ,而台灣的民生電價也在今夏脫離長年的凍漲,從330度以下到1,00 0度以上,各級距調漲3%到10%不等。電價漲、以及酷暑間為了身體 健康的冷氣需求,讓不少民眾接到今年夏月電價期間的帳單時,忍不 住多揉幾次眼睛,甚至有許多民眾上網傾訴「電費怎麼多這麼多,是 不是電表壞了?」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有許多「耗電怪獸」。最簡單的辨別方法 ,是只要能「製冷」、「發熱」的家用大小電器,都比其他電器更加 耗電。同時,當電器有了年紀、效能降低,也會更加耗電,但使用者 不一定能察覺。
過去網友也流傳「24小時開著冷氣,比開開關關更省電」,不過要 達到如此對比效果,需要滿足很多條件,例如冷氣噸數的選擇、日照 程度、溫度設定等,也因此出現不少「省錢失敗案例」,反而繳了驚 人電費,這時台電基層員工又要頂著流言蜚語,遭質疑抄錯表。
智慧電表,正是在這個時期能創造雙贏的好工具。智慧電表顧名思 義,家中如果已經開始使用智慧家電,就能達到最精準的住宅用電監 控,但假如家裡電器還不是「智慧系列」,其實配合台電App,也能 依據用戶每天、每個時段的用電量,依據用戶提供的使用習慣問卷, 以全台相似用戶的大數據,提供概括的用電分析和省電建議。
當然,也能每天看到前一日的電費,即時管控支出,不需要等兩個 月後看到帳單,才開始欲哭無淚。
台電推廣智慧電表初期,主要針對高壓用戶和整體用電量高的區域 ,在達到300萬具目標後,台電每年安裝目標也從50萬具增至100萬句 ,並朝向低壓住宅用戶進發;不過,「什麼時候輪到我」,對民眾來 說,是個無解的問題。除非剛好購得新建社區大樓,自然而然成為智 慧電表用戶,否則大部分住宅用戶很可能不會主動申請,智慧電表的 「大眾認知度」實在不足,非常可惜。
<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