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修銘儘管昨(23)日休假,仍持續與證交所同仁開會。對於提高IPO目標,他昨天強調,「雖然提高目標,但還是重質不重量,努力去做事,發展(台灣資本市場)產業多元化。」
林修銘表示,交易所的角色不能安於滿足現狀,如何維持台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將資本市場帶往國際化的方向,一直是我們思考與努力的目標。因此,IPO家數不是跟國際比,也不是只從國內角度看,而是希望台灣資本市場產業能朝多元化發展,才能更為健康發展;整體來說,證交所將推動多元化「產業、商品類別、資金來源」等三大發展策略。
以產業多元化來說,林修銘表示,台灣在資訊通訊技術(ICT)產業具有高度競爭力,證交所應該繼續提供資本市場奧援,但就整體資本市場而言,不宜產業過度集中,故推動重新畫分產業分類、鬆綁創新板規範及強化生技產業占比,預期今年IPO家數超過40家,朝向45家目標邁進。
證交所今年IPO送件家數目標為32家,經過證交所上下努力拜訪潛在公司後,林修銘9月間提高今年IPO內部目標至40家,近日又拉高至45家。回溯證交所IPO送件數,近十年來各年度落在20家上下,低為12家,高為28家;若將時間拉長,前一高峰是2007年的48家。
在多元化商品類別方面,林修銘表示,除上市企業外,目前ETF發展已具有相當基礎,多元化商品策略包含順應全球趨勢推出多元內涵產品及新種ETF,例如主動型ETF,以及協助主管機關進行REITs修法改革與擴大REITs標的。
最後是多元化資金來源,證交所近年主動出擊,強化向外資機構引資,一方面穩固美、歐主要既有資金來源,另一方面開發新來源。
外資今年上半年大幅買超台股,然第3季轉賣。對於台股是否有地緣政治風險,林修銘表示,外資持有集中市場股票占總市值比率長期穩定地維持約40%,可見對台灣資本市場信心,原因來自台股有兩大優勢,一是台灣資本市場的穩定性,二是產業供應鏈的韌性。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