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協助國內企業在2050年之前達成淨零排放目標外,成立台灣碳 權交易所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即是可由碳權交易所代表,向國際間購 買碳權,再轉售給國內企業,抵用未來國際間的碳邊境稅,張子敏說 :「交易所集中大量購買碳權再轉售,會比企業個別去國際間購買, 相對便宜」。
金管會表示,碳權交易所的法令依據是今年2月15日上路的「氣候 變遷因應法」,授權主管機關可有帳戶管理、扣減、排放額度移轉與 交易,並收取手續費等事項,主管機關是環保署,交易所的金融主管 機關則是金管會,交由證交所去籌辦。
張子敏表示,證交所今年中就會先成立子公司,未來就是負責管理 碳權交易所,至於碳權交易所未來會不會釋股給券商或企業認購,目 前仍在規劃中;相關交易細節目前也在訂定,何時會開始交易,也尚 未確定。據金管會統計,國際間共有30多個碳權交易體系,主要交易 模式分兩大類,一是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制度(Cap and Trade), 即該國訂有碳排的總量額度,若排碳達到總量,即不可再排放,企業 就要去碳交易所裡,買合法排碳權,如歐盟、加州、英國、中國、韓 國、紐西蘭等都是這類交易模式。
第二類是減量額度交易(Carbon Credit),即企業透過各式方式 減少碳排放量,減少的部分可拿到碳交易所裡,賣給其他企業去扣抵 ,如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及泰國都是這類交易。
由於總量交易模式,容易造成碳權炒作、投機,價格飆高等問題, 因此證期局表示,台灣目前是用減量額度模式,以鼓勵企業減少碳排 提升獲利為交易目的。<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