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台股漲幅約20%,領先歐美全球大多數的主要市場。儘管下半年以來,台股受到海內外多空訊息反覆干擾,以及內外資金板塊的挪移而呈現較大波動,不過近年在基本面等利基支撐下,投資熱度始終維持在一定程度以上。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8月底,主動式台股基金整體規模3,587.9億元,旗下主動式台股基金規模前五名的投信,分別是安聯、元大、國泰、復華及統一,名列一、二的安聯和元大規模都突破500億元;合計這五家主動式台股基金規模合計逾2,000億元,占同類型基金規模比重56%。
進一步觀察這五家在主動式台股基金定期定額扣款金額,8月單月在5.4~2.6億元不等,定期定額金額表現大致維持往常水平,並未因下半年來盤勢波動較大而出現大量贖回,顯示民眾愈來愈願意利用定期定額方式參與台股長期的成長。
基本面看台股,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連十個月在60之上,預期數字將放緩、回歸常態。長期來看,製造業PMI正常數據約55至60,接下來仍可望持續處於擴張趨勢;主計總處近期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5.88%,預測明年仍有3.69%成長率。
後市上,安聯台灣大壩基金經理人蕭惠中分析,台股步入成長換檔期,選股至上;其中科技產業明年延續正成長,但傳產金融可能出現衰退;疫後解封,電視、筆電等消費性產品面臨終端需求下修,矽晶圓、ABF載板等供應持續吃緊,客戶積極簽訂2022年產能;東南亞疫情蔓延,短期影響汽車及紡織等供應鏈。
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沈萬鈞指出,台股中長期來看,隨全球經濟好轉帶動整體產業復甦,加上電子上游供需仍吃緊,有利漲價獲利提升,推升台股2021年企業獲利有望維持兩位數成長,持續看好受惠科技創新之產業發展,並使台股維持偏多格局,若遇回檔修正建議可逢低分批布局,或透過定時定額方式參與後市行情。
<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