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疫情雖然逐漸獲得控制,然而台股融資餘額偏高,自7月15日加權指數創下歷史新高,當時的融資餘額來到2,965億元,而到7月28日首度回測季線時融資餘額還有2,895億元,後續台股雖然一度反彈收復月線,不過,技術面月線下彎,影響多方追價意願。
進入8月後,當沖量能大幅減少,使得整體成交量開始降到4,000億元以下,不再像之前動輒出現5、600億元的大量,顯示投資人開始轉向觀望。
在反彈量縮的情況下,持續受到調節賣壓影響,電子與非金電走勢偏弱,率先跌破季線,只有金融還維持在季線上,因此,雖然美股近期走勢較強勁,尤其是在通過1.2兆美元基建方案後,道瓊指數與標普500指數創新高,表現相對強勢,但外資在台股跌破月線後,態度轉趨保守,對台股開始轉為賣超。
即使台灣並未受疫情影響出現大規模停工,6月製造業指數還是出現黃紅燈,加上疫情警戒標準由三級降為二級後,各項限制措施也逐漸開放,基本面比起先前三級警戒時要相對樂觀,不過,台股已經在三級警戒時,提前反應樂觀心態,目前受到投資人轉趨觀望影響,開始進入回檔修正階段。
永續指數成分股約占台股七成比重,其中有將近一半成分股是台灣50權值股,因此,和台股的漲跌連動,相關性高達0.99,而目前永續指數期貨跌破季線,加上月季線逐漸收斂,即將呈現死亡交叉,以及近期市場信心不足,且外資現貨也持續站在賣方,短線走勢對多方較為不利。
因此,投資人可多加利用期交所推出的永續指數期貨商品進行交易,但要嚴守停損,避免在盤中呈現大幅震盪的情況下虧損超過預期。(玉山投顧提供,李娟萍整理)<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