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延燒,抗疫與疫情新常態使生技醫療需求大增,相關基金績效表現不俗。投信法人指出,在全球疫情尚未完全解除警戒之前,廠商新藥、新疫苗的臨床實驗需求大,促使生技及藥廠企業獲利提升,相關生技基金下半年表現可期。
兆豐投信生命科學基金經理人劉明芳認為,雖然歐美地區疫苗施打進展順利,但印度Delta變種病毒再度擴散,推高市場對生技醫療產業需求。此外,新冠疫情加速遠距醫療、精準醫療等相關科技產業發展,使得傳統生技醫療加上科技的相關類股後市展望佳。
劉明芳指出,在去年疫情所造成的低基期因素下,今年以來不論美企、歐企獲利多有雙位數成長,尤其是健康醫療類股受惠於生物科技,以及醫療器材的持續進步,新冠肺炎疫情前後對醫療健康認知提升,均有利類股中長期表現。
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數位醫療借重AI人工智慧、雲端運算、大數據等創新技術,幫助疫苗和藥物開發,及提供遠距看診、全天候的健康照護、醫療數據分析和管理等服務,因此在去年疫情大流行期間,發揮強大的優勢,成為投資市場矚目的焦點。
數位醫療在疫情的催化下,獲得各國政府、醫院大量使用,市場接受度快速提升,逐漸成為醫療產業的新主流。許多數位醫療公司的服務進入商業化發展階段,營運模式趨於成熟,邁入有實質獲利的成長期。
根據資料顯示,未來三年,數位醫療產業的獲利年複合成長率上看35%,超越傳統醫療和生技產業。
常李奕翰認為,在獲利大步成長下,將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青睞,相關公司股價具長期爆發潛力,投資機會不容錯過。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呂丹嵐表示,MSCI醫療保健指數相較於MSCIAC世界指數的本益比折價幅度於第二季開始逐月縮窄,而代表生技族群的NBI指數目前股價營收比約為7.2倍,亦出現回升,但NBI指數相較S&P500溢價幅度仍明顯低於長期平均,顯示目前產業在評價面仍具吸引力。<摘錄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