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 二險不可少遠雄人壽:布局高額美元利變險、健康險 強化資產、醫療保障…
全球在經歷2020年COVID-19的重大考驗之後,對於未來的不可預知性已經超乎人們的想像,大家對於保險保障觀念的想法也產生了微妙的變化,追求利率與報酬已不再是保單訴求的重點,而是回歸提升保障的價值,才能真正體現保單轉嫁風險的功能與意義。
因此,建議民眾2021年保險規劃方向,可依下列財富、保障兩大缺口作完整性的檢視。
因經濟環境的重大變革,新台幣對美元匯率來23年來的新低點,全球也進入低利率時代,甚至是負利率的前哨戰,透過美元高保額利變型壽險商品規劃,能夠同時兼顧以下三種狀況:
一、高額壽險,讓家庭責任得以延續,家人或未成年子女獲得妥善照顧,子女成長有所依靠,減緩因家庭變故造成的遺憾與衝擊。
二、老年退休規劃,在人生事業打拚階段,透過時間累積,創造無風險的退休準備計劃。其中透過豁免保費的功能,更能確保在財富累積過程中,若遭逢健康或意外變故,不會中斷退休金的規劃。
三、節稅規劃,節稅規劃首重提早執行,政府規範身故保險金為每戶3,330萬免稅額度,若不利用時間提前準備,容易喪失自身權益。而高額壽險規劃也可作為下一代預留稅源。
過往健康險的觀念,通常只強調醫療費用的彌補,主要為住院日額和手術費用理賠,但隨著醫療技術的日新月異,未來將有許多無法想像的醫療方式問世(如:免疫療法、細胞療法等),但其高費用也令人咋舌,有可能會吞噬人生所有資產,甚至拖垮整個家庭。
依衛生福利部統計,癌症已連續37年蟬聯國人死因榜首,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也統計,國人癌症險初次罹患平均理賠金額僅只有25萬元,顯見國人對於癌症初次罹患所需醫療費用的觀念極其不足。2018~2020年持有重大傷病卡者,每年所需醫療費用高達新台幣2,000億元,但國人平均重大傷病的保額卻遠低於50萬元,兩者相較之下,國人的保障明顯出現龐大缺口。
因此,建議健康險未來規劃的重點應著重於癌症、重大傷病的補強,以「一次性高額理賠」的險種做為日額及手術之外的第二道防護網,在人生風險來臨時最有幫助。依個人在保險行銷領域多年的實務經驗觀察,為客戶進行保險規劃的時候,如果經濟能力許可,都會建議儘可能將疾病一次性理賠金額拉高至千萬以上,以利風險來臨時,有一定的對抗性。
全球在疫情衝擊後,大部分的民眾對財富管理有了重新的定義,財富資產應同時納入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兩大類,其中有形資產包括金融資產(現金、有價證券)、實質資產((土地、房產)),而無形資產則包含了健康資產和心靈資產(退休規劃的安全感、歸屬感),兩者應同時取得平衡,才能打造完善生涯規劃,讓人生更加圓滿。<摘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