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證券交易所1日正式宣布採用富時台灣指數(FTSE台灣), 推出富台期(或稱新台期)並於7月20日上市,將與明年2月改至香港 掛牌的摩台期一較高下。法人指出,星港台三地均將推出24小時追蹤 台股的商品,台股國際化程度及避險管道大增。
外資今年來賣超台股高達5,720億元,6月起啟動認錯回補買盤,富 台期及摩台期二大台股指數期貨,以市值涵蓋台股約八成的上市公司 ,規模分別達8,450、8,490億美元,可望成為外資最佳避險的管道。
MSCI Limited先前與港交所簽下協議,授權港交所使用MSCI亞洲及 新興市場股票指數,有關指數在港交所初步推出37隻期貨及期權合約 ,包括MSCI新興市場亞洲指數、MSCI中國自由指數、MSCI日本指數、 MSCI台灣指數等重量級指數。
由於MSCI授權大轉彎,一向被外資視為台股最佳避險工具的摩台指 ,將由星交所轉換至港交所掛牌,預計明年2月掛牌。
新加坡交易所亡羊補牢,轉與富時羅素指數公司合作,以富時台灣 指數(FTSE Taiwan RIC Capped Index),推出另一台灣指數期貨, 將於7月20日開始交易,不僅與摩台期貨合約規格大同小異,且相關 係數高達99%。
星交所指出,台股為亞洲第七大經濟體,目前外資擁有台股比重約 40%,這使得台股成為任何亞洲投資組合的重要投資標的,該交易所 與富時羅素指數公司合作發行富台期,將使全球投資者能夠更廣泛接 觸台灣中大型股,同時滿足歐美基金經理多元需求,並進行多樣化風 險管理。
永豐期貨副總經理廖祿民則分析,富台指和摩台指成份股差不多, 富台指有95檔,摩台指是88檔,前十大成份股同樣是台積電、鴻海、 聯發科、中華電、台塑、大立光、中信金、南亞、統一及兆豐金,但 權重有調整,摩台指和富台指數間的相關係數頗高,過去6個月為99 .9%,近一個月則為97%。
港交所也不甘示弱,為了爭取更多外資到港交所,繼續操作摩台期 ,港交所對於大額交易人將祭出新優惠,例如單次下單5萬∼10萬口 ,會有手續費折減,在星港台相互競爭下,法人結算成本下降,將是 不可避免的趨勢。
<摘錄工商>